国际上,煤矿突水的构造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及特征研究相对其它地下工程领域起步较早 :
20世纪40~50年代,匈牙利韦格弗伦斯第一次提出隔水层厚度同水压之比的底板相对隔水层的概念。前苏联学者B.斯列萨列夫最早提出安全水头概念和预测突水的简支梁理论公式;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则利用相对隔水层厚度进行突水判断。
20世纪60~70年代,匈牙利国家矿业技术鉴定委员会将相对隔水层厚度的概念列入矿业安全规程中。
前苏联南斯拉夫等国学者开始系统研究突水的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对采动渗流以及本构关系等进行有益的探讨。
20世纪70~90年代,岩溶突水机理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岩石力学工作者开始引入能量法系统论突变以及神经网络等非线性观点探讨突水的灾变条件和演化机制。
国内,煤矿水文地质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突水防治思想和方法沿袭前苏联。
60年代末,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水源勘察和开发,为中国水文地质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和经验,对地下水岩溶形态赋存方式以及运移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有了质的飞跃,对基岩裂隙介质和岩溶发育与富水规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1964年原燃化工业部组织全国的煤矿防治水拔尖人才开展焦作水文地质大会战,水文地质工作者提出了突水系数的经验公式,并很快在全国推广使用。
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了欧美的地下水动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展了地下水的研究范围和方法,由单一的稳定流抽水试验发展到非稳定流,评价计算方法由解析经验到有限元边界元的数值模拟。
1980年代初期,李白英、高延法等提出下三带理论,王作宇钱鸣高等学者从采矿工程角度相继提出零位破坏与原位张裂理论板模型理论以及KS理论等等,对认识和评价非构造性突水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1990年代至本世纪初,尹尚先等提出陷落柱突水的圆壁桶模型,对煤矿充水陷落柱防水煤柱和隧洞岩溶管道安全厚度的留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