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上海电力成立中心调度机构,实现统一调度,对电网的经济调度予以高度重视。1956年便开始将各电厂按煤耗等微增率经济调度。“大跃进”时期,由于电力紧张,机组全部满发,夜晚低谷时停机维修都难以安排,经济调度工作由此中断。
60年代初,国民经济开始调整,电力紧张局面趋于缓和,于是开始按机组煤耗等微增率安排日调度计划。1963年华东电业管理局总调度所正式运转后,对望亭发电厂和上海地区直属电厂按煤耗等微增率经济调度进一步又有发展,运行方式专业人员每天编制各电厂煤耗微增率及出力汇总表,调度值班人员据此调整各电厂出力。“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经济调度被迫中断。1979年,系统频率逐步恢复正常,经济调度工作又重新恢复,杨树浦、闸北、吴泾、闵行、南市等直属电厂开始按煤耗等微增率调度。1980年又有金山、高桥2家自备电厂参加煤耗等微增率调度。
1984年底,在煤炭供应不足而用电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华东电网各省、市开始各自实行承包燃料、发电、用电的“三包干”办法,由华东电业管理局总调度所管理各省、市间联络线交换功率和电量,经济调度工作实际上也已经中断。1986年上海市电力工业局中心调度所成立后,采取10千瓦及以上大机组满发。高压中、小型机组二班制调峰,节假日、电网低谷或轻负荷时将部分中、低压机组停运等措施甚至将12.5万千瓦燃煤机组也实行二班制调峰运行,尽可能使30万千瓦以上的高效大机组运行,努力提高高压大机组的发电比,并对大机组实行优化管理,1995年高压发电比达到98.7%,从而降低整个电网的供电煤耗。与此同时,调度人员对各电厂出力调整时,亦长期按供电煤耗排序进行经济发电。90年代中期,闸电燃气轮机发电厂4台燃气轮机投运后,考虑到供电煤耗与燃料价格因素等原因,则按供电成本排序进行经济发电。1998年,国家电力公司指定上海市电力公司作为电力市场试点单位之一,上海电网的经济调度又向更高的一个层次发展,并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直到1999年底才进入试运转。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