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中筒结构“内滑外倒”施工工法》适用于电视塔、双曲线筒中筒、烟塔等结构复杂以及截面变化大的构筑物。也可为类似的双筒和多筒筒中筒结构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筒中筒结构“内滑外倒”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叙述如下:
滑模机具组装完毕后,内外筒利用液压滑升机具组装成施工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受力于内外筒支撑杆上,内筒采用滑升模板施工工艺,外筒采用滑框倒模施工工艺,内筒滑升三次,外筒倒模一次,浇灌一次,以“滑三”、“倒一”、“浇一”循环施工,达到整体提升的一种新型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筒中筒结构“内滑外倒”施工工法》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如下:
1、机模具设计(组装图见图1)。
注:1一钢绞线;2一随升井架;3支撑杆;4安全栏杆;5一提升架;6一液压千斤顶;7一辐射梁;8—环梁;9—变径丝杆;10—花鼓筒;11—花篮螺栓;12一滑升模板;13倒模模板;14一吊架;15一操作平台;16内筒混凝土;17一外筒混凝土。
2、在滑升机具安装前首先对滑升机具的各零部件,进行仔细的检查和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再分件在电视塔内进行组装。
3、提升架安装,外筒提升架由型钢焊接成“开”型,高4.5米,宽2.2米,按7.5度分为48榀,提升架的下横梁的下部设有可调角度的千斤顶座,外筒每榀提升架安装4台液压千斤顶,内筒每隔1.4米设一个提升架,安装1台液压千斤顶,内外筒支撑杆均采用φ48×3.5的钢管,在钢管上安装限位卡,可以有效的控制每次滑升的高度。在外筒提升架的每侧支腿上设3层围圈托架,该托架通过可调节丝杠与提升架连接,以便于通过径向移动围圈来调整筒壁的厚度。内筒支撑杆和滑升提升架与外筒安装相同。
4、围圈组装,外筒围圈为支撑模板的横向主龙骨(∠100×8等边角钢),模板背面用50毫米×100毫米木方作次龙骨,主、次龙骨之间通过钩环连接。围圈为直线形,两个提升架之间设置上下各一个围圈,通过900毫米×100毫米的钢模板拼装成弧,围圈一端固定,一端可伸缩,用M20螺栓连在托架上,利用螺栓在围圈活动端的长孔内滑动并转化在模板上,由模板成弧来实现混凝土面的圆弧度。滑升钢模板(∠100×8等边角钢)直接支撑内筒围圈在上,利用环钩连接。见下图。
5、液压系统布置,内外筒采用216台GYD-60型液压千斤顶,外筒192台,内筒24台,所有千斤顶由一台HY-56型控制台集中控制。设立主油管一根,分布在内筒和外筒之间的操作平台下面,内外每台液压千斤顶分别安装相对应的油管和控制阀门,HY-56型控制台对每台液压千斤顶可以单独控制,便于调节水平高度。
6、内筒采用模板高度为900毫米高的滑升模板,测量完毕后,内筒模板组装定位,并进行加固处理。外筒操作平台、围圈、支架安装完毕后进行倒模模板的安装,外筒倒模模板采用三节,每节模板也采用高度为900毫米高的钢模板,每节另配8块木锲型板进行拼装。
7、当所有机具、模板和加固措施完毕后。进行内滑外倒施工,内筒900毫米高的模板分3次滑升完成,当内筒第一次滑升至300毫米高时,外筒的钢筋可以绑扎至600毫米高当内筒第二次滑升至600毫米高时,外筒900毫米高的钢筋绑扎完成,并进行组装倒模模板;当内筒第三次滑升至900毫米高时,内外筒就可同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即可循环施工,在滑升过程中,注意中心点的控制,每滑升一次,利用激光铅直仪对中观察,每倒模一次,进行激光对中一次,并用钢卷尺测量控制外筒到中心点的距离。同时注意标高的控制,利用每层平台的层高,选择合理的模板配置,尽量减少每层平台的空滑高度。外筒壁施工时,在外筒壁中预埋预制的混凝土套管,通过穿入混凝土垫块的对拉螺栓,将内外模板固定;套管的预制利用与筒壁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制做。混凝土套管的截面采用正6角形(见下图)套管的长度与数量按照技术指示图表的要求制作。加工时应严格控制其长度尺寸。
8、关于滑升过程中支撑杆的稳定性:正常施工时,浇完混凝土即扎绑千斤顶底座至混凝土面900毫米高度内的钢筋,钢筋绑扎完后即滑升最后一层300毫米高,为防止失稳,当滑升到600毫米高时,然后将4根一组的支撑杆与结构主筋通过拉接筋进行点焊连接,使稳定性更好。
9、缩径与收分:外筒每倒一模,所有提升架都要沿平台辐射梁的刻度向圆心收缩,收缩一般采用牵挂捯链向内收缩或向外扩径。
10、纠偏纠扭措施分为两种。
(1)当平台偏移时,通常采取在千斤顶下加塞垫块的方式来处理。
(2)由于平台直径大,千斤顶升差和支撑杆自由度大,外加荷载不均,受风力影响等诸多因素的干扰,滑升架平台容易出现漂移和扭转时,可在千斤顶提升过程中用1个或多个捯链斜拉,或关闭部分千斤顶控制阀门方法调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