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一部分 技术篇第1章 简单化的主要途径1.1 降低规模1.2 减少维护工作量1.3 避免盲目追求先进技术1.4规划设计不刻意追求细节1.5减少尚不明确的预留资源1.6遵循公共标准和尽量避免专门定制1.7其他简化途径第2章 利用自然适应性改善配电网的性能2.1采用固定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2.2自然适应法解决农网电压质量问题2.3发挥自然适应性的运行方式安排2.4 分布式电源的自然消纳能力第3章 发挥本地控制作用改善配电网的性能3.1 利用继电保护实现快速故障处理3.2 自动重合闸控制3.3 备自投3.4 分布式电源的本地控制消纳方式第4章 将一些指标当作资源 4.1 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规划4.2 充分利用电压指标第5章 不必追求5.1出线断路器瞬时速断保护下的继电保护配合问题5.2 应用故障指示器提高自动化覆盖面5.3 配电自动化指标不必追求第6章 利用冗余提高容错能力6.1“三取二”原则6.2 提高相间短路故障定位的容错性6.3 提高单相接地定位的容错性6.4 提高电话报修故障研判的容错性第7章 协调控制尽量简单化7.1尽量不依赖通信网络7.2尽量采用固定的控制策略7.3尽量减少控制对象7.4尽量减少控制次数第8章 工程分析方法8.1优化法8.2 鲁棒性评估8.3 不确定性分析第二部分 应用篇第9章 配电网继电保护配合应用9.1多级级差配合模式的应用9.2多级分段电流保护配合模式的应用9.3 混合配合模式的应用第10章 自动装置在配电网中的应用10.1自动重合闸控制及其改进10.2 备用电源自动投切的应用第11章 改善电压质量方面的应用11.1固定电容器优化配置11.2 固定电容器与线路改造相结合11.3 分布式电源提供无功服务第12章 简单实用的配电自动化12.1 通信方式选择12.2 电源提取12.3 集中、分布、就地相结合12.4 云技术与基层应用简单化第13章 单相接地定位13.1 集中智能应用方案13.2 分布智能应用方案第14章 提高运行效率14.1 模式化接线14.2 模式化故障处理第15章 配电网架规划15.1 网架结构15.2 分段15.3 联络第16章 配电终端的可靠性保障16.1 低功耗设计16.2 集成化设计16.3 备用与多重化16.4 储能元件16.5电磁兼容设计16.6自诊断与自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