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统计质量控制历史来源分析

2022/07/16126 作者:佚名
导读:统计质量管理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开创性的工作,是由在贝尔电话实验室工作的W.A.休哈特和H.F.道奇在1925年分别提出的休哈特控制图和计数抽样检验方案,当时只在少数工厂中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对武器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和美国政府的强制推行,使控制图和抽样检验的理论和方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此外,随着复杂武器系统的研制以及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产品可靠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从而又开创了可靠性理

统计质量管理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开创性的工作,是由在贝尔电话实验室工作的W.A.休哈特和H.F.道奇在1925年分别提出的休哈特控制图和计数抽样检验方案,当时只在少数工厂中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对武器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和美国政府的强制推行,使控制图和抽样检验的理论和方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此外,随着复杂武器系统的研制以及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产品可靠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从而又开创了可靠性理论与可靠性工程,使统计质量管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战后美国及其他国家相继成立了有关质量管理的专门学术机构,出版了许多刊物,还陆续制定了军用的、国家的和国际的抽样检验表和有关统计质量的标准。20世纪50年代,美国A.V.费根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它主要是要求企业中全体从业人员,从最高领导到一般工人,都应把产品质量第一的思想放在首要地位。这当然已不单纯属于统计质量管理的范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美国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专家的帮助下,日本的质量管理得到迅速发展,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创建了日本式的全面质量管理,使日本的工业产品质量跃居世界前茅。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吸取了日本的经验,结合本国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普及和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