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网格式可展结构体系与分析文摘

2022/07/1666 作者:佚名
导读:版权页: 插图: 5.3.3 索截面对弹塑性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在保持其他参数均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索截面的面积,来考察其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取不同的索截面(直径分别为8 mm、10 mm、12 mm、15 mm、20 mm)对结构进行分析。 当以索面积为参数时,令“基本模型”的索面积为单位1,同时改变索截面的面积,则其余模型的截面系数为m,得到图5.26中的计算结果。 由图5.26可看出,对于

版权页:

插图:

5.3.3 索截面对弹塑性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在保持其他参数均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索截面的面积,来考察其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取不同的索截面(直径分别为8 mm、10 mm、12 mm、15 mm、20 mm)对结构进行分析。

当以索面积为参数时,令“基本模型”的索面积为单位1,同时改变索截面的面积,则其余模型的截面系数为m,得到图5.26中的计算结果。

由图5.26可看出,对于全跨荷载和半跨荷载作用下,随着索截面的增大,结构的弹塑性极限承载能力增大,当索直径取20 mm时达到最大值。从荷载一位移曲线图中可看出,索面积的改变对结构刚度略有影响。总的来说,拉索面积对结构刚度的影响不明显。

综上,拉索面积(包括环向索和径向索)对索撑网壳的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因此无需通过增大拉索面积来改善结构的稳定性能。

5.3.4 索初始预应力对弹塑性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在保持其他参数均不变的基础上,以“基本模型”的拉索初始预张力为标准,来考察不同预应力水平对结构极限承载力性能的影响。对拉索取不同的初始预应力值(o MPa、50 MPa、100 MPa、150 MPa、200 MPa、300 MPa)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

图5.27给出了不同预应力大小对索撑网壳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其中令“基本模型”的拉索初始预张力为单位1。由图5.27可看出,索撑网壳的极限承载力随着预应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极限荷载的增幅并不明显。以“基本模型”为准,当预应力水平提高l倍,极限荷载仅增加1.08%;当蓣应力水平降低1倍,极限荷载仅降低1.08%。由此说明了预应力对提高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贡献较小。

对于索撑网壳来说,在正常使用阶段,合理拉索预应力的施加可有效调整结构的变形,降低杆件内力峰值,并减轻下部支承体系的负担,但是并不能通过改变预应力大小来显著提高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因此,在满足正常使用阶段结构各项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预应力值不宜取过高。

综上,预应力水平对提高索撑网壳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贡献较小,若单纯通过增大拉索预应力来改善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并非明智选择,反而可能带来其他不利影响,因此,在满足正常使用阶段结构各项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预应力值不宜取得过高。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