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能源对环境的影响中国能源与排放状况

2022/07/16175 作者:佚名
导读:中国在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需要资源、能源的巨大投入;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住房、交通等消费水平也迅速提高,进一步促进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的较快增长,同时促使资源、能源开发力度持续加大。我国能源与排放状况主要体现为以下3 方面。 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能源资源短缺, 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 ,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 ,居世界第5

中国在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需要资源、能源的巨大投入;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住房、交通等消费水平也迅速提高,进一步促进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的较快增长,同时促使资源、能源开发力度持续加大。我国能源与排放状况主要体现为以下3 方面。

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能源资源短缺, 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 ,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 ,居世界第53 位。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的7% ,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占世界第8和10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五分之一;煤炭总储量虽占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浪费十分严重,平均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边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比美国高2.5倍、比欧盟高4.9 倍、比日本高8.7倍、比印度也高43% 。

经济高速发展,耗能大。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能源生产量和消耗量增速快、总量大,能源进口比重逐年增加。2000年~2008 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速达9.1%,其中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的90%,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4, 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1/3。

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结构不合理

煤炭占我国能源总储量的70%,对煤炭的利用不可避免地产生更多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给我国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