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理论—存在争议
关于自平衡法测桩的相关技术,在最早的江苏省规范《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DB32-T291-1999》中,以及最新的比较权威的交通运输部规范《基桩静载试验 自平衡法JT/T 738-2009》中,都提出了以修正系数γ修正向上摩阻力的“等效转换法”,但由于其修正系数只与相关的土层类型相关,而并未考虑土层深度、厚度以及土层上、下层相对位置等重要因素,因此,上述“等效转换法”理论,仍被许多业内专家强烈质疑,这是目前为止,自平衡法测桩技术在理论上存在较大争议的焦点。
关键设备—技术领先
自平衡法或者自反力法测桩技术传入国内之前,以及初始应用几年,关键的加载设备-荷载箱的研发处于滞后状态,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荷载箱以普通千斤顶加装上、下底板拼装而成。
近几年,国内研制成功和迅速推广普及的专业荷载箱,在提高桩基安全性、试验成功率、试验安全性、试验准确性的同时,降低了检测项目成本,对自反力(自平衡)测桩法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顾名思义荷载箱是自平衡法检测的产物,通过预先在荷载箱内灌注混凝土,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的要求时,将荷载箱和焊接好的钢筋笼一起埋入桩内,在地面平台通过加压泵对桩内的荷载箱进行加压加载,荷载箱本身的打开面打开后通过位移丝的走位数据以及各土层的检测数据进一步来测定桩的承载力。
实施技术—不断完善
自平衡测桩法,只是一类试验加载方法的总称,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标准的试验过程。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技术人员在规范的框架下合理解决。
目前国内已经完成了近千个不同类型桩基静载项目的实践,项目类型涉及抗拔桩、抗压桩、摩阻桩、端承桩、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等,试验吨位最大到万吨,积累了足够丰富的试验经验。试验方法和相关技巧方面,包括加载位置设计、位移测量结构、后补浆技术、断桩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实施细节也已经逐渐成熟和完善。可以说,目前已经可以用自反力测桩法完成几乎任何类型桩基的静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