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3年)以来,在中共芜湖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紧紧围绕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一、全力保持经济增长。谋划出台了42条政策措施,努力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多次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企业座谈会,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提振信心。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兑付涉企奖补资金10.5亿元;减缴、缓缴社会保险费2.1亿元;制定了关于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稳定就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方案。坚持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市领导直接分工负责17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438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654.5亿元,完成投资232.2亿元;强化重点项目服务,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每十天调度一次,对县区重点项目每月调度一次。奇瑞发动机变速箱改扩建、信义电子玻璃、东旭光电、三花自控一期等项目已投入试生产,和电普华电缆生产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开展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服务周活动,帮助中小企业落实贷款96亿元。丰原药业等6家企业通过发债、增发融资58亿元,东旭光电项目通过非公开增发股份募集资金50.4亿元。镜湖区建投公司12亿元企业债获批发行。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08.8亿元,同比多增11.4亿元。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7.4亿元,同比增长12.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2和1.7个百分点,增幅连续13个季度居全省第一;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4月份,实现财政收入132.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5.2亿元,分别增长11.9%和21.4%;预计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1482.7亿元,增长19.1%;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9.9亿元,增长28%;实现限额以上商贸单位零售额88.1亿元,增长17%;实现进出口总值18.7亿美元,增长37.4%。
二、大力促进产业升级。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实现产值1054.6亿元,增长23.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产值355.5亿元,增长35.1%。启动智能专用装备、新型显示、硅基功能材料3个产业集聚试点申报工作。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组建院士工作站1家,全市专利授权量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一。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芜湖金融服务中心基本建成,我市已列入全国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芜湖港成为国家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苏宁广场等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出台了打造欢乐城市的意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游客接待量658.7万人次,增长17.3%。开展了水稻、油菜、棉花高产创建活动和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无为县、南陵县获批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县。
三、强力推动跨江发展。以产城一体、宜居宜业为目标,开展了江北地区概念规划编制工作。加速推进过江通道建设,芜湖长江公路二桥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省发改委评估;芜黄高速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商合杭铁路项目待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推进海螺集团节能环保产业园、奇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户江北。江北产业集中区已开工项目56个,总投资规模345亿元。市级投入3.25亿元,支持无为县项目建设及投融资。继续将无为县民生工程项目市级配套补助标准提高15%,同步提高低保补差、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和困难学生资助等保障标准。继续由市、县财政1∶1配比,加快建设江北万亩以上圩口堤防达标工程。支持无为县加快发展电线电缆产业,鼓励企业开展标准提升工程。国家特种电线电缆产品质检中心主楼装饰工程基本完工,首批人员已到位。推动无为县与市直机关互派干部挂职常态化。将无为县二坝、汤沟两个镇划归鸠江区管辖,市区面积由1065平方公里扩大到129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125万增加到136万。
四、着力深化各项改革。落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政策,兑现财政扶持资金1.8亿元。民营经济不断发展,新登记个体户3212户、私营企业1223户。申报全国“信用城市”建设试点,基本完成了准金融机构监管征信子系统中心平台开发建设。国家级开发区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利用试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规范运行,土地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无为、南陵被列入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南陵县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和建管体制改革国家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改革中考招生政策,市区省、市示范高中取消招收择校生。推进职教改革,市职教中心正牵头筹建省电子职业教育集团。制定教育信息化全国区域性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全市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全科医生团队。
五、努力提升开放水平。推进外向型港口建设,三山港中外运物流码头2个万吨级泊位已投入试运行,朱家桥码头二期工程顺利推进,芜湖港锚地第二艘90米趸船开工建造,江北公用码头一期工程下半年将建成运营。我市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开展了专业化、精准化招商,加强首位产业研究和项目招商。利用金鼎俱乐部会议等契机,开展了借会招商。服务业利用外资取得突破,普洛斯物流园顺利落户,希界维影城成为全省第一家外商投资电影院法人企业,新安融资租赁公司成为第一家外资金融企业。调整了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新设立8个市直首位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招商组。出台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人才特区的实施意见,新引进高端人才540人、培育创新创业团队8个、培训培养人才6300人。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落户江北产业集中区。全市实际利用内资690.6亿元,增长40.1%;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增长30.3%。总投资300亿元的江北集中区宝能组团项目开工建设。无为城东工业园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已通过专家评审,5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推进。强化外贸促进措施,推动进出口快速增长。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推进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工作。
六、聚力强化城市功能。编制完成综合交通体系、市域供水等一批专项规划方案,编制完成村庄布点规划和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规划导则,规划建筑导则和市政园林设计施工导则编制工作加快推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季度投入49.5亿元,增长30.6%。铜南宣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长江南路一期、赤铸山西路工程基本建成,长江南路二期工程即将完工。三山水厂建设进展顺利,火车站枢纽工程、裕溪口天然气输配站、江北临时水厂等项目开工建设。城东污水处理厂厂区及污水泵站工程竣工,滨江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运营。江北产业集中区50公里主干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启动了市区绿化提升工程,开展拆墙透绿工作,神山公园建设完成过半,雕塑公园三期开工建设。编制森林增长工程总体规划,完成造林18万亩,市区新增绿化面积91.6万平方米。数字化城管平台问题处置率达99.5%。推进渣土管理信息化,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监控。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基本建成,1.2万辆自行车全部投放。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发展。商品房销售156万平方米,增长25.4%。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启动改造85个中心村,确定27个示范村。开工建设危桥加固改造工程10个。青弋江分洪道、峨溪河排涝站等重点水利工程顺利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强化节能减排,一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2.9%,降幅同比扩大2.1个百分点。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推进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大中型项目环评执行率、环保“三同时”执行率保持在100%。建设了4个PM2.5(细颗粒物)空气监测点位。芜湖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首个项目签约落户。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