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街坊
城市中由街道包围的、面积比居住小区小的、供生活居住使用的地段。以街坊 作为居住区规划的结构形式,由来已久,在古代希腊、罗马和中国的城市中都曾存在过。苏联在20世纪40~50年代建造的居住区,大量采用街坊的布置形式,这对中国50年代初期的居住区规划和建设有很大影响。
居住街坊的规划布置,以满足街坊内居民生活居住的基本要求为原则。街坊内除居住建筑外还要有托儿所、幼儿园、商店等生活服务设施,成人和儿童游憩、运动的场地和绿地。居住建筑在街坊内的布置方式主要有周边式、行列式、混合式等形式,可结合建筑设计组成不同组团,使建筑群面貌既有整体感又避免单调。街坊面积一般为2~10公顷。中国在50年代初期,城市的新建居住区采用过居住街坊的布置形式。50年代后期起,较多地采用居住小区的组织形式,因为居住小区的规模比较大,比较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城市居民生活要求,在规划布局上也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
街坊是为实现“一张图管理”而建立的地域单元。以街坊为载体,进一步通过划分地块全面表达规划确定的各类强制性及指导性指标。 街坊划分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居住社区(新区)、行政街道(旧区)界限范围;
(2)明确的四至及围合界线(如主次干道、河流、铁路等);
(3)土地使用功能的内在关联性;
(4)合理的公共设施服务半径;
(5)适度的用地规模(旧城中心区以30-50公顷为宜,新区以50-100公顷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