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和方法
改性原理和方法是粉体表面改性的基础。主要包括:
①根据颗粒表面性质和改性后粉体的应用环境对表面改性剂的选择和设计,以及颗粒表面、界面性质与应用性能的关系;
②颗粒表面或界面与表面改性剂的作用机理,如吸附或化学反应的类型,作用力或键合力的强弱,热力学性质的变化等,进而建立改性剂在颗粒表面的作用模型;③表面改性方法的基本原理或理论基础。
表面改性剂
从表面改性的涵义和目标可以看出,在以化学助剂为改性剂的粉体表面改性中,表面改性剂在颗粒表面的作用是颗粒表面、界面性质以及粉体应用特性发生改变的基础。因此,表面改性剂的选用十分重要。表面改性剂的研究内容涉及种类、结构、功能及其与各种颗粒表面基团的作用机理或作用模型等,包括表面改性剂的分子结构、分子量、有机烃链长度、活性基团与改性产物性能之间的关系,改性剂用量、使用方法及新型、特效表面改性剂的设计与合成技术等。
改性工艺与设备
表面改性设备是完成粉体表面改性的保障,改性工艺则是依托改性设备,并按照改性方法和改性剂等条件实现改性目标的重要环节。涉及表面改性工艺与设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改性工艺流程和T艺条件、设备类型与操作条件、影响因素以及表面改性工艺与设备的有机联系等。
表面改性过程的控制与产品检测技术
这一研究领域涉及表面改性过程中各操作因素(如温度、浓度、酸度、时间、改性剂用量)和结果因素(改性物表面包覆量、包覆率或包膜厚度)等参数的调控与监控技术,包括改性产物的湿润性、分散性、粒度分布特性、表面形貌、表面能、表面改性剂的吸附或反应类型、表面包覆量、包覆率、包膜厚度、表面包覆层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电性能、光性能、热性能等的检测方法等,也包括建立控制参数与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和自动控制等。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