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章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
1.1 质量和质量管理 2
1.1.1 质量的定义 2
1.1.2 质量概念的演变 4
1.1.3 管理的概念 5
1.1.4 质量管理的概念 5
1.2 质量管理的历史发展 5
1.2.1 操作工质量检验阶段 6
1.2.2 专职质量检验阶段 6
1.2.3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7
1.2.4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8
1.2.5 质量保证阶段 10
1.2.6 质量战略管理阶段 10
1.3 质量管理思想的代表 11
1.3.1 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 11
1.3.2 朱兰的质量思想管理 14
第 2章 质量管理体系 18
2.1 质量管理体系 18
2.1.1 质量管理相关术语 18
2.1.2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及内涵 21
2.2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22
2.2.1 ISO 9000族标准简史 22
2.2.2 2008版ISO 9000族标准的构成及核心标准的介绍 23
2.2.3 2008版ISO 9000族标准的主要理念 25
第3章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 30
3.1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31
3.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一般步骤 31
3.2.1 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31
3.2.2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34
3.2.3 质量体系的试运行 35
3.2.4 质量体系的审核与评审 35
3.3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8
3.3.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 38
3.3.2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40
3.3.3 认证范围和认证标准的变更 41
3.4 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43
3.4.1 实现和改进现有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43
3.4.2 应用ISO 9004持续改进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46
3.5 实践环节 54
第4章 质量检验 58
4.1 质量检验概述 59
4.1.1 检验概述 59
4.1.2 检验的职能 60
4.1.3 质量检验、试验、验证和监视 62
4.2 质量检验的方式及基本类型 63
4.2.1 质量检验的方式 63
4.2.2 质量检验的基本类型 65
4.3 产品检验管理 66
4.3.1 质量检验计划 67
4.3.2 进货检验 79
4.3.3 过程检验 82
4.3.4 最终检验 84
4.3.5 成品入库、包装及出厂检验 87
第5章 过程质量管理 91
5.1 统计过程控制概述 92
5.2 控制图原理 93
5.3 控制图的应用 99
第6章 质量成本管理 108
6.1 项目导入 109
6.2 项目实施 109
6.2.1 质量成本管理的方法 109
6.2.2 质量成本项目分类 114
6.2.3 质量成本分析法 119
6.2.4 项目实践 122
第7章 生产现场管控要素与方法 127
7.1 现场管理概述 128
7.2 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129
7.2.1 “人”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29
7.2.2 “机”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29
7.2.3 “料”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30
7.2.4 “法”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30
7.2.5 “环境”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30
7.2.6 “测”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30
7.3 生产准备 138
7.3.1 作业标准确认 138
7.3.2 人员状况确认 138
7.4 组织生产 138
7.4.1 岗位之间的“接口”处理 138
7.4.2 再造生产流程 140
7.4.3 生产过程监督与控制 141
7.4.4 减少浪费 142
7.4.5 确保交货期 144
7.5 6S管理 146
7.5.1 6S的定义 146
7.5.2 6S状况确认的步骤 147
第8章 质量改进 150
8.1 质量改进的基本概念 151
8.1.1 质量改进的定义 151
8.1.2 质量改进的必要性 152
8.1.3 质量改进的重要性 152
8.1.4 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PDCA循环 152
8.2 质量改进的步骤、内容及注意事项 153
8.2.1 选择课题 153
8.2.2 掌握现状 154
8.2.3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55
8.2.4 拟定对策并实施 156
8.2.5 确认效果 157
8.2.6 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 158
8.2.7 总结 158
8.3 质量改进的工具和技术 158
8.3.1 因果图 159
8.3.2 排列图 161
8.3.3 排列图和因果图结合使用 164
8.4 质量管理与QC小组活动 166
8.4.1 QC小组的概念和特点 166
8.4.2 QC小组活动的启动 167
8.4.3 QC小组活动的推进 167
8.4.4 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 168
8.4.5 对QC小组的激励 170
8.5 示例 171
第9章 6σ质量管理 176
9.1 项目导入 177
9.2 项目实施 178
9.2.1 6σ质量的理解 178
9.2.2 6σ管理的组织 178
9.2.3 6σ管理的实施阶段 183
9.2.4 6σ项目的具体内容 185
9.3 项目模拟:银亭汽车线束公司的6σ质量管理 187
9.3.1 第 一阶段——项目设计 187
9.3.2 第 二阶段——项目测量 192
9.3.3 第三阶段——项目分析 197
9.3.4 第四阶段——项目改进 198
9.3.5 第五阶段——项目控制 202
9.3.6 第六阶段——项目收益 205
9.3.7 点评启迪 207
第 10章 班组管理 209
10.1 班组长在组织中的地位 210
10.2 班组长的重要作用 210
10.3 班组长的职责、权限 211
10.3.1 班组长的职责与使命 211
10.3.2 班组长的权力与权限 212
10.4.1 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现状 213
10.4.2 班组长的基本素质 214
10.4.3 班组长的能力要求 215
10.4.4 班组长角色的认知 218
10.4.5 如何决断 220
10.4.6 如何用人 220
10.5 班组日常管理 221
10.5.1 班前会 221
10.5.2 班后总结 222
10.6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 222
10.6.1 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222
10.6.2 企业安全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223
10.7 团队管理型班组 226
第 11章 现代制造生产模式概况 229
11.1 制造业生产模式概述 230
11.1.1 制造业生产模式的演变及产生背景 230
11.1.2 现代制造生产模式创立基点及战略目标 232
11.1.3 现代制造生产模式的管理 235
11.2 并行工程 238
11.2.1 并行工程的概念 238
11.2.2 并行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应用 241
11.3 精益生产 243
11.3.1 精益生产的内容 244
11.3.2 准时生产技术 248
11.3.3 精益生产的定义和特征 251
11.4 敏捷制造 254
11.4.1 敏捷制造的概念 254
11.4.2 敏捷制造的组成与实施 259
11.4.3 全球经济中的敏捷制造 260
11.5 虚拟制造 263
11.5.1 虚拟制造的概念 263
11.5.2 虚拟制造的内涵 263
11.5.3 虚拟制造体系结构与环境 265
11.5.4 虚拟现实技术在生产制造上的应用 267
11.6 成组技术 269
11.6.1 成组技术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269
11.6.2 成组技术实施过程和效益 271
11.6.3 成组技术的应用 274
11.6.4 成组技术的发展现状 275
附录 SPC管控图 278
参考文献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