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轨道不整裕度影响和车轨相互作用的特点

2022/07/16105 作者:佚名
导读:编辑 轨道不平顺是引起列车振动、轮轨动作用力增大的主要根源。对行车平稳舒适和行车安全都有重要影响,是轨道方面直接限制行车速度的主要因素。 轮轨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和国外高速铁路的实践证明,在高平顺的轨道上,高速列车的振动和轮轨间的动作用力都不大,行车安全和平稳舒适性能够得到保证,轨道和车辆部件的寿命和维修周期也较长。反之,即使轨道、路基和桥梁结构在强度方面完全满足要求,而轨道平顺性不良时,在高速条件

编辑

轨道不平顺是引起列车振动、轮轨动作用力增大的主要根源。对行车平稳舒适和行车安全都有重要影响,是轨道方面直接限制行车速度的主要因素。

轮轨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和国外高速铁路的实践证明,在高平顺的轨道上,高速列车的振动和轮轨间的动作用力都不大,行车安全和平稳舒适性能够得到保证,轨道和车辆部件的寿命和维修周期也较长。反之,即使轨道、路基和桥梁结构在强度方面完全满足要求,而轨道平顺性不良时,在高速条件下各种轨道不平顺引起的车辆振动、轮轨噪声和轮轨动作用力将大幅度者加,使平稳、舒适、安全性严重恶化,甚至导致列车脱轨。

轨道不整裕度轨道不平顺的主要影响

国内外的研究试验均表明,各种轨道不平顺对车辆振动、轮轨噪声、轮轮相互作用力、舒适生、安全性等都有直接影响,但不同种类的不平顺,其激扰方向、影响性质、影响程度又各不相同。

轨道不整裕度波长区分轨道不平顺及影响

随机性轨道不平顺的波长范围很宽,0.01~200m波长的不平顺均常见。

1m以下的轨面短波不平顺幅值很小,多在0.02~2mm,主要由钢轨接头焊缝、不均匀磨耗、轨头擦伤、剥离掉块、波浪和波纹磨耗以及轨枕间距等因素形成。

1~3.5m范围的波长成分主要是钢轨在轧制过程中形成的周期性成分和波浪形磨耗。

3.5~30m波段主要由道床路基的不均匀残余变形、各部件间的间隙不等、道床弹性不均、焊头形成的以轨长为基波的复杂周期波成分,以及桥、隧头尾、涵洞等轨道刚度突变和桥梁动挠度等形成。

30~200m波段多由道床及路基沉降不均、路基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先天性不平、桥梁动挠度等构成。更长的长波多为地形起伏、线路坡度变化等形成。

轨道不平顺不仅幅值和波长的变化范围大,而且其影响也各不相同。短波不平顺可能引起簧下质量与钢轨间的冲击振动,产生很大的轮轨作作用力。周期性成分可能引起机车车辆的谐振。而中、长波尤其是敏感波长成分常常是引起车体产生较大振动的重要原因。

在速度为120km/h以下时,轨道不平顺有影响的波长范围在30m以下。随着行车速度的提高,轨道不平顺有影响的波长相应增长。速度为350km/h时,有影响的波长可达百余米。

按轨道不平顺的波长特征可分为短波、中波、长波不平顺三类。各国划分的波长范围不尽相同。我国波长划分如下:

类型

波长范围

幅值范围

不平顺种类

主要影响

短波

数毫米至数十毫米

0.02~1.0mm

轨面擦伤、剥离掉块、波纹磨耗、焊缝

轮轨动作用力,噪声,运营成本费(高速时影响大增)

数百毫米

0.1~2.0mm

波浪形磨耗,轨枕间距

中波

2~3.5m周期性

0.1~2.0mm

新轨轨身不平顺

快速、高速车振动舒适度

3~30m非周期性

1~40mm

高低、轨向、扭曲、水平、轨距

轮轨动作用力,噪声、安全、平稳、舒适性,运营成本费(高速时影响大增)

长波

30~100mm

1~60mm

路基、道床不均匀沉降,中跨桥梁挠曲变形,桥梁、隧道头尾刚度差异

快速、高速列车振动舒适性

轨道不整裕度波长和行车速度的影响规律

当不平顺波长和行车速度一定时,幅值越大,所引起的车辆振动和轮轨作用力等响应也越大。

当轨道不平顺幅值和行车速度一定时,波长越长影响越小,非线性递减,但敏感波长、周期性的谐振波长影响大。

当轨道不平顺幅值和波长一定时,速度越高影响越大,非线性递增。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