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锚固层与组合拱概念
在软岩巷道中,伴随着开巷后围岩松动圈的发展,锚杆锚入岩体后因受到围岩碎胀变形力的作用而受到拉伸,反过来,锚杆对围岩产生压应力。松动岩体中,在单根锚杆约束下可以形成一个锥形的压密区,群体锚杆若以适当的间距布置,锚杆群在围岩中形成的双锥体压缩区相互交叉重迭,则能够形成一个连续的、相互重合的层状锚固体,通常称之为“锚固层”。当巷道形状为直线时,该“锚固层”是墙;拱形断面则呈拱形,称之为破裂岩体“组合拱”。锚固层的厚度,与锚杆长度和间排距有关,其间有下列公式的对应关系。
2.锚固体的力学性能实验
松动圈内的岩块既不是连续状态,又不是松散状态,岩体虽然已出现裂缝,但是破裂岩块之间仍处于相互衔接、相互啮合的状态。为较好的模拟松动破裂围岩的这种状态特征,采取先将试块压坏,产生类似于松动圈围岩的破裂缝,尔后继续加载,研究锚固体力学性能的实验方法,从而较好的模拟既开裂又啮合的松动围岩状态。
3.锚杆的组合拱支护原理
(1)组合拱结构承载能力估算。
在松软围岩中,若按照悬吊理论确定支护参数,所定锚杆将因过长而失去普遍应用价值。基于对锚固体力学性能的认识,在大松动圈内可以用小于松动圈厚度的锚杆,将破裂围岩锚固起来,提高其残余强度,形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和可塑性的组合拱结构体,用来承受地压、维护围岩。
组合拱的承载能力与组合拱厚度、围岩强度、锚杆应力等因素有关,锚杆锚固力越大,破裂围岩残余强度的提高幅度就越大。组合拱所能承受的荷载,可根据断面形状分别按相应的结构力学原理“直墙拱形结构”或“厚壁筒”计算。
(2)锚杆支护可缩性分析。
锚杆支护可缩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实测证实,普通1.6m锚杆,在岩性比较软弱的条件下,不仅锚杆尾端随巷道表面围岩位移而位移,而且其锚固的锚头端,也随着深部岩体的位移而位移,一般如果表面位移量为100mm,围岩深处锚头的位移量常达70-85mm,锚杆杆体伸长量只有15-30mm,巷道收敛并未全部作用于锚杆之上;破碎岩石锚固体本身具有可塑性已为试验所证实;使用高延伸率材质的可塑性锚杆或者是结构可拉伸的可缩性锚杆。
软岩巷道锚网喷支护工业试验证明,当巷道均匀收敛400mm时,仍处于良好的维护状态,锚杆支护具有良好的可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