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1.1 时代背景
1.2 生态文明的界定、基本内涵及特征
1.2.1 生态文明的界定
1.2.2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1.2.3 生态文明的特征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1.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1.3.3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1.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绩与不平衡
1.4.1 取得的成绩
1.4.2 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平衡
1.5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1.5.1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5.2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公民生态意识
1.5.3 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生态立法体系
1.5.4 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
1.6 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7 生态文明建设与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参考文献
第2章 国内外低碳和近零碳发展研究
2.1 近零碳排放的时代背景:温室气体减排的新承诺
2.2 国外低碳和近零碳发展现状
2.2.1 零碳国家
2.2.2 零碳城市
2.2.3 低碳和零碳社区
2.2.4 低碳和零碳建筑
2.3 国内低碳和近零碳发展现状
2.3.1 国内低碳试点工作情况
2.3.2 现阶段国家低碳城(镇)试点的成效、发展特征及问题
2.3.3 国内试点开展碳排放评价工作情况
2.3.4 国内实施近零碳排放省份的工作情况
2.3.5 国内各省市“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目标
2.3.6 国内外探索实践比较分析
2.4 国内外低碳建设融资现状
2.4.1 国外低碳建设融资现状
2.4.2 国内低碳建设融资现状
参考文献
第3章 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理论研究
3.1 近零碳排放区的概念与内涵
3.1.1 从低碳到近零碳
3.1.2 零碳与近零碳辨析
3.1.3 碳排放与环境保护
3.1.4 经济增长与低碳发展
3.1.5 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的内涵与特征
3.2 低碳和零碳技术发展研究
3.2.1 低碳经济与低碳和零碳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研究
3.2.2 低碳和零碳技术分类
3.2.3 低碳和零碳技术经济性研究
3.2.4 低碳和零碳技术伦理研究
3.2.5 低碳和零碳技术的选择原则
3.3 碳排放测度与评价
3.3.1 碳排放统计评价研究现状
3.3.2 区的尺度划分
3.3.3 碳循环机理及碳排放测算方法
3.4 近零碳排放区的总体规划研究
3.5 近零碳排放区可实现性探讨
参考文献
第4章 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的能源策略
4.1 全球能源行业大形势
4.2 新兴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研究
4.2.1 风电、光伏技术
4.2.2 其他新能源技术
4.2.3 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建议
4.3 多能互补能源利用与近零碳排放的相互关系
4.3.1 多能互补发展模式介绍
4.3.2 多能互补发展研究现状
4.3.3 多能互补与近零碳排放
4.3.4 近零碳排放区引导多能互补系统规划模型
4.4 基于近零碳排放区的能源互联网建设思路
4.4.1 能源互联网发展必要性
4.4.2 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架构
4.4.3 能源互联网的市场演化
4.4.4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意义
4.5 基于近零碳排放区的能源互联网运营机制
4.5.1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机制
4.5.2 能源互联网的交易模式
4.5.3 能源互联网的监管模式
4.5.4 能源互联网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第5章 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的建筑策略
5.1 低碳和近零碳建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5.2 低碳和近零碳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5.2.1 低碳和近零碳建筑的概念
5.2.2 低碳和近零碳建筑的特征与内涵
5.2.3 低碳和近零碳建筑与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5.3 低碳和近零碳生态建筑学
5.3.1 生态学与建筑学的结合
5.3.2 生态建筑学的基本内容
5.3.3 基于生态建筑学的低碳和近零碳建筑设计思想
5.4 低碳和近零碳建筑实现的路径分析
5.4.1 低碳和近零碳建筑技术路线
5.4.2 建筑室外环境的低碳和近零碳设计
5.4.3 办公建筑低碳设计
5.4.4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5.4.5 既有工业建筑的节能改造
5.5 低碳和近零碳建筑工程管理
5.5.1 低碳和近零碳建筑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思路
5.5.2 低碳和近零碳建筑项目规划阶段管理策略
5.5.3 低碳和近零碳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管理策略
5.5.4 低碳和近零碳建筑项目运营维护阶段管理策略
5.5.5 低碳和近零碳建筑项目拆除及后评价阶段管理策略
5.6 低碳建筑案例介绍
5.6.1 低层低碳建筑
5.6.2 多层低碳建筑
5.6.3 公共低碳建筑
5.6.4 低碳社区
5.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的交通策略
6.1 低碳智慧交通研究现状
6.2 低碳交通
6.2.1 城市低碳交通运输影响因素
6.2.2 几种典型的低碳交通发展模式
6.2.3 交通运输碳排放量测算
6.2.4 多物流运输方式物流网络
6.2.5 低碳运输的实现途径
6.3 智慧交通
6.3.1 智慧交通的基本特征
6.3.2 智慧交通的发展目标
6.3.3 智慧交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6.3.4 智慧交通的关键技术
6.3.5 智慧交通的框架体系
6.4 共享交通
6.4.1 共享交通的本质及属性
6.4.2 共享交通的监督管理
6.5 土地利用策略
6.5.1 土地集约化利用
6.5.2 土地多功能混合利用
6.5.3 公共交通向导式发展的土地开发利用
6.5.4 人性化的土地利用
6.5.5 节约土地与保护当地生态资源的土地利用
6.6 近零碳智慧交通与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规划建设策略
6.6.1 近零碳智慧生态交通系统及其发展策略
6.6.2 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的交通规划建设
6.7 未来先进的交通方式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1 国内外近零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7.1.1 国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7.1.2 国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7.1.3 国内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7.1.4 国内外指标体系对比
7.2 评价指标体系的类型
7.2.1 从指标数量角度进行划分
7.2.2 从指标层次角度进行划分
7.2.3 从设计主体身份角度进行划分
7.3 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学
7.3.1 德尔菲法
7.3.2 比较分析法
7.3.3 层次分析法
7.3.4 模型分析法
7.3.5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7.3.6 模糊综合评价法
7.3.7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
7.4 建立指标体系的相关建议
7.5 评价指标体系内涵、目的、原则与总体思路
7.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7.5.2 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7.5.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7.5.4 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7.5.5 评建结合的评价体系
7.6 评价指标体系
7.7 评价体系指标释义
参考文献
第8章 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的保障体系研究
8.1 国内外近零碳排放发展的激励政策
8.1.1 国外低碳经济发展及零碳试点支持政策
8.1.2 国内近零碳排放发展的相关政策
8.1.3 碳市场建设政策
8.2 国内外近零碳排放发展的法律规范
8.2.1 国外低碳发展的法律规范
8.2.2 国内低碳和近零碳排放发展的法律规范
8.3 国内近零碳排放发展的制度建议
8.3.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
8.3.2 健全支撑体系,加强能力建设
8.3.3 做好数据统计,保证信息公开
参考文献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