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系始建于1958年。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建筑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4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7人;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青年科技专家2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7人,校级优秀青年教师12人。
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河南省“特色专业”。1997年首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2017年第五次通过教育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河南省精品课程1门,郑州大学精品课程6门。
建筑工程系设有结构工程和防灾减灾实验室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承担土木工程专业各类建筑材料和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的教学与科研试验工作。拥有“纤维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纤维复合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及“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4个省部级研究机构。设有郑州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新型复合建筑材料研究所、城乡建设研究院、工程防灾与结构工程研究所等4个校级科研机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钢结构与组合结构、韧性城市及综合防灾等。
土木工程专业紧紧围绕提升城市综合防灾的国家发展战略,针对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基本建设工程的新动向和重大需求,明确以地下工程新型复合材料和城市综合防灾为专业特色和发展定位。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
主干课程: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土力学、流体力学、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学制、修业年限、(分流学期)及授予学位: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第1~3学期进行大类培养,从第4学期专业培养),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交通工程专业始建于2007年,2016年被评为郑州大学校级综合改革特色专业,2019年首次通过教育部高等工程数育专业认证。
交通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6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河南省中原青年拔尖人オ1人。
交通工程系设有变通工程实验室,承担交通与桥梁工程类教学和科研实验。设有“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市缆索结构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以及“郑州大学桥梁工程研究所”、“郑州大学交通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城市地下交通规划与管理、桥工程施工安全、交通设施综合防灾掌。
交通工程专业围绕郑州建设国际综合枢纽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紧抓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路网为支撑的畅通郑州工程契机,基于以交通为主体、以路桥为基础的专业优势,明确以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交通规划与管理为专业特色和发展定位。
主干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市政工程。
主要课程:交通工程、交通规划、道路交通系统分析、线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交通设计、工程经济学、道路交通安全、交通运输枢纽与港站、交通管理与控制、桥梁工程、缆索桥梁等
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郑州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科:原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1998年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2年与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同时合并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始建于1999年,2000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第一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是专业名称调整后第一批招生录取专业,招生规模计划为每年60人。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批郑州大学特色专业,2017年开始按照土木类大类招生,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2019年获批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立项一项,同年获批校级“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立项1项。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学生人居环境的基本理念,使其掌握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营造工程及建筑能源应用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成为该领域高级工程设计、管理及科技创新人才。学科研究方向有通风空调系统和设备研发、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高效清洁应用、建筑内外环境控制与能量管理等。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人,硕士生导师9人。其中,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郑州大学优秀青年教师2人。近年来,本系教师获得自然科学基金8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2017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成立地下空间环境监测与控制研究所,以“地下空间安全工程”一流建设学科为依托,以“地下空间环境控制”为学科建设特色,以为国家培养地下空间安全与热湿控制领域的高级研究人才为目标。“系所合建,协同育人”的教学和科研管理模式极大的提升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科研水平和学生的专业能力。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现有专业实验室1000余m2,各类实验仪器价值1000余万元,并在2019年获批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平台,实验室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教学实验条件,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创新与科研拓展实验条件。为保证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已与24家企业签约建立了学生实践教学实习基地。
主要课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供热工程、建筑给排水、建筑冷热源、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电气等。
修业年限: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始建于2014年。2019年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
地下建筑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8人。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郑州大学青年拔尖人才1人。
地下建筑工程系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小组副组长单位,全国城市地下空间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建有郑州大学精品课程2门,郑州大学线上精品课程1门。
地下建筑系设有地下工程实验室,承担土力学及城市地下工程各类教学科研实验任务。设有“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及“地下工程安全与质量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城市地下空间全寿命周期检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机构,以及“郑州大学岩土与地下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黄泛区土力学、黄泛区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力学、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灾变控制、地基处理与基坑复合支护等。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主要课程:结构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混凝土结构原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建筑结构、基础工程、边坡与基坑工程、隧道与地铁工程、地下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
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 3~6年,(第1~3学期进行大类培养,从第4 学期专业培养),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