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长大深埋挤压性围岩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简介

2022/07/16180 作者:佚名
导读:长大深埋挤压性围岩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 赵 勇,李国良,李 雷,熊春庚,刘志春,杨木高,肖广智,李 宁,李 响,张旭东 长大深埋挤压性围岩隧道具有地质构造作用强烈、地应力水平极高、流变效应显著等特点,建设面临诸多难题,一是构造作用强烈、地应力水平高,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变形机理难以判释;二是变形量大、变形速率高、持续时间长,变形难以控制,经

长大深埋挤压性围岩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

赵 勇,李国良,李 雷,熊春庚,刘志春,杨木高,肖广智,李 宁,李 响,张旭东

长大深埋挤压性围岩隧道具有地质构造作用强烈、地应力水平极高、流变效应显著等特点,建设面临诸多难题,一是构造作用强烈、地应力水平高,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变形机理难以判释;二是变形量大、变形速率高、持续时间长,变形难以控制,经常造成工期延误、投资增加,成为控制性工程;三是缺乏针对性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对策,结构和道床稳定性难以控制,易造成隧道塌方、结构压溃、仰拱隆起等安全事故,不能满足铁路轨道毫米级的变形要求,影响运营安全。所以,挤压性围岩隧道一直是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已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瓶颈。

铁一院联合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兰渝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等6家单位,历时15年攻关,取得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多项创新成果,形成了长大深埋挤压性围岩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创立了挤压性围岩判别标准及变形潜势分级预测方法,实现了挤压性围岩的准确判识;创建了以全过程变形控制为核心的挤压性围岩隧道设计方法,解决了挤压性围岩隧道结构设计关键技术难题;构建了安全高效、变形可控的施工技术体系,为长大深埋挤压性围岩铁路隧道建设和运营提供了保障,形成了以勘察→设计→施工→结构安全评价为主线的挤压性围岩隧道成套技术体系,整体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兰武二线乌鞘岭、青藏铁路新关角、贵广高铁天平山、兰新高铁大梁等220余项隧道工程,有力促进了行业科技进步,为今后挤压性围岩隧道,特别是川藏、滇藏、中尼、西(宁)成(都)等铁路超长超大埋深高地应力隧道建造提供了自主核心修建技术,为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