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高层、超高层弧形立面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工法操作原理

2022/07/16105 作者:佚名
导读:高层、超高层弧形立面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工法适用范围 《高层、超高层弧形立面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工法》适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弧面或斜立面的结构施工。 高层、超高层弧形立面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工法工艺原理 《高层、超高层弧形立面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叙述如下: 一、构造组成 整体提升脚手架主要由附着装置、架体系统、提升控制系统、防坠、防倾安全系统等部分组成(图1)。 附着装置由托架、斜拉杆、穿墙螺

高层、超高层弧形立面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工法适用范围

《高层、超高层弧形立面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工法》适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弧面或斜立面的结构施工。

高层、超高层弧形立面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工法工艺原理

《高层、超高层弧形立面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叙述如下:

一、构造组成

整体提升脚手架主要由附着装置、架体系统、提升控制系统、防坠、防倾安全系统等部分组成(图1)。

图1 构件组成

附着装置由托架、斜拉杆、穿墙螺栓等组成。架体系统由竖向框架及水平桁架组成。提升控制系统:主要由上吊臂、斜拉杆、电动葫芦和电气控制台,以及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即荷载监控系统)组成。电动葫芦采用HHD型低速环链,起重量为10吨,提升速度为0.086米/分钟。电气控制台具有短路及缺相漏电保护功能。防坠、防倾安全系统∶防坠安全系统由防坠承力架、制动杆、防坠安全制动器组成,采用与荷载增量监控反馈联动。导向及防倾覆安全系统由专用导轨和滑轮组成。

二、技术原理

根据结构立面的特点,通过采用特殊设计的门式脚手代替原架体中搭设钢管脚手,门式脚手之间在接头处采用榫头和螺栓相互固定连接,不仅克服了原有扣件在连接点处存在的强度不足等缺陷,而且增强整体提升脚手节点强度和架体刚度,使整体提升脚手架体在特定工况中能承受施工和自重带来的弯矩。脚手架的工作层设置可调节底板。确保架体在使用时,作业面调整到水平,便于施工人员安全作业。并设计专用架体导轨,将导轨用螺栓固定在架体上(图2),使架体能按照结构的立面形状提升。

图2 导轨安装示意图

高层、超高层弧形立面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工法施工工艺

一、提升脚手的安装

《高层、超高层弧形立面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工法》的提升脚手的安装见图3。

1.以脚手架面为基准,按平面所示机位依次安装,架体围建筑物一周。

2.由下向上搭设竖向桁架K1、K2,并同步安装门架,架体和建筑物需采用硬拉结固定。

3.结构施工一层后,提升脚手安装竖向桁架第一、二节K3,门架同时向上安装,并同时固定硬拉结。以此类推,安装竖向桁架第三、四节K3,门架同时向上安装,并同时固定硬拉结,直至提升脚手安装到位。

4.当第一框混凝土强度达到C15,梁模板拆除后,需及时安装下拉条,当第二、三框混凝土强度达到C15,梁模板拆除后,需安装上下挑梁,同时安装上拉条、防坠拉条、电动葫芦、防坠落杆(斜向提升的需安装导轨),当整体提升脚手架全高搭设完成后,如再向上施工,每需施工一层,就需向上提升一次。

5.安装整体提升脚手临时爬梯。

图3 机位安装过程示意图

二、施工流程图

《高层、超高层弧形立面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工法》的施工流程图见图4~图7。

图4 施工流程图

图5 弧形立面脚手架提升流程图

图6 导轨安装节点图

图7 门架示意图

三、提升工艺流程

《高层、超高层弧形立面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工法》的提升工艺流程如下:

1.拆除全部硬拉结。

2.拆除上隔离。

3.提升机位预紧。

4.拆除下拉条。

5.拆除下拉条挂脚。

6.拆除下隔离。

7.翻板翻起并固定在底板上。

8.拆除有碍提升的障碍物。

9.提升或下降至施工作业面。

10.装安全网。

11.安装下拉条挂脚。

12.安装下拉条,再将整机下降到固定点。

13.将翻板翻到位。

14.连接全部硬拉结。

15.拆除上部防倾装置,同时翻到上一层再安装。

16.安装上下隔离。

17.放松电动葫芦链条,然后拆除电动葫芦。

18.拆除防坠落杆。

19.拆除上拉条。

20.拆除上拉条挂脚。

21.拆除挑梁,并同时向上翻。

22.安装上拉条挂脚。

23.安装上拉条。

24.安装电动葫芦。

25.安装防坠杆。

四、工序控制

《高层、超高层弧形立面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工法》的工序控制如下:

1.每一次升降前,对动力、电气设备、承力架防坠装置等作一次全面检查,确认其性能。同时确保数据通信线畅通,动力电源线完好无损。升降前应先均匀预紧机位,避免造成个别机位有过大载荷,设置的计算机监控仪监控各机位受力点,当数据和量值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时,可进行升降作业。

2.整体提升脚手升降运行过程中,当机位发生超载、失载或电气系统等故障停机时,必须查清原因并及时处理完毕方可继续作业。提升时,架体悬臂高度(最高一道防倾装置至架顶高度)不大于6米。

3.整体提升脚手升降完毕后应及时拉好硬拉结,拉条等构件安装到位,拆开的安全网、翻板、隔断等装置及时复位。

4.所有阻碍升降运行的拉结,障碍物等在整体提升脚手上下运行前应进行拆除,运行前架体中活动荷载等应卸去,升降运行的施工区域下方必须设置警戒区域,禁止其他施工人员在区域内通行和施工。

5.整体提升脚手提升或下降必须收到项目签发的提升令后才能实施升、降工作。升降结束后项目部必须派人进行专项检查。

五、提升脚手的使用

1.在使用过程中,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严禁超载,严禁放置影响局部杆件安全的集中荷载,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二排施工时,均布荷载不超过300千克/平方米,三排施工时,均布荷载不超过200千克/平方米。)。

2.脚手架只能作为操作架,不得作为施工外模板的支模架。

3.使用过程中,禁止进行下列违章作业∶

(1)利用脚手架吊运物料;

(2)在脚手架上推车;

(3)在脚手架上拉结吊装缆绳;

(4)拆除脚手架杆件和附着支承结构;

(5)拆除或移动架体上的安全防护设施;

(6)塔吊起吊构件碰撞或扯动脚手架;

(7)其他影响架体安全的违章作业。

六、劳动力组织

对于1000平方米/层的结构工程,组装时大约需要15名架子工。每次提升时需要10名左右架子工,1名电工,2名安全监督。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