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规范(2020版)内容简介

2022/07/1657 作者:佚名
导读:近年来,国内外物联网理论、技术、产业和应用发展迅速。同时,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已经呈现出与这些新技术、新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物联网产业对于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专业建设者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地对物联网理论、技术和应用体系进行系统化梳理,凝练对于专业能力和知识体系的新要求,进行新一轮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为此,计算机教指委物联网

近年来,国内外物联网理论、技术、产业和应用发展迅速。同时,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已经呈现出与这些新技术、新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物联网产业对于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专业建设者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地对物联网理论、技术和应用体系进行系统化梳理,凝练对于专业能力和知识体系的新要求,进行新一轮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为此,计算机教指委物联网专家组在2016年初启动了专业规范的修订工作,《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规范(2020版)》(以下简称“规范2.0版”)就是四年来修订工作的成果结晶。

在规范修订的过程中,计算机教指委物联网专家组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运用系统论方法进行专业顶层设计,界定了本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毕业要求,总结出专业知识体系,设计了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符合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与规范1.0版相比,《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规范(2020版)》做了大幅修订,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吸收了国内外物联网领域的新发展成果,系统地梳理了物联网理论、技术和应用体系,重新界定了包括思维能力(人机物融合思维能力)、设计能力(跨域物联系统设计能力)、分析与服务能力(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物联网系统工程能力)在内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能力培养需求,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厘清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传统专业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的关系。

二是按概念与模型、标识与感知、通信与定位、计算与平台、智能与控制、安全与隐私、工程与应用这7个知识领域进行专业核心知识体系的梳理。对于从其他专业继承来的专业基础课程,不是简单地进行“叠加式”继承,而是按照专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对这些课程进行内容上的裁剪、强化、融合设计,达到既能有效控制学分又能体现物联网工程专业特色的目的。对专业主干课程,按7个课程群进行组织,既注意了课程间的衔接、关联的逻辑性,又注意避免课程间内容上的缺失或重复。

三是提出并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包括专业发展战略研究、专业规范制定与推广、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研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平台建设、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专业建设项目等在内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