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成效
一是狠抓制度建设,促进依法行政。初步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体系,有效规范了行政权力的使用。依法界定了执法职责,通过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清理、行政职权分解,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基础,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政府立法工作,并搞好调研论证。制定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制度,为规范行政处罚提供保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杜绝无证上岗。二是狠抓教育培训,打造坚强的执法队伍,提高文明执法水平。较好地落实行政执法人员三年培训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完成培训工作。严格执法证件管理制度,严格登记、统计。我局共有行政人员13人,其中持有福建省执法证件的共11人,国家质检总局执法证件13人,全部稽查人员、行政监管和行政许可人员均做到了持证上岗。三是依法履行职责,在严格执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围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主题,先后开展了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全年共监察企业254家,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187份,提出整改意见334条。2、围绕“从生产环节抓质量”先后开展4次企业巡查,对含有乳制品为原料的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对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实行驻厂监管。在开展“金质亮剑保春耕”行动中,共检查化肥生产企业4家,抽样化肥40批次,饲料20批次,查处假冒有机肥6吨及部分包装袋。在“迎奥运,保安全”专项检查中,针对节日消费大、风险高的食品进行监督抽查,共抽查食品195批次,查处生产不合格食品案件9起,查处食品标签伪造生产日期案件2起,查处无证生产食品案件2起;查处超市冒用条形码案件2起。针对建材市场钢材和水泥的质量、短斤少两等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抽检,共监督抽查钢材11批次,水泥6批次,查获2批次不合格水泥,有效遏制住伪劣建材流入建筑工程。2008年稽查执法案件共52起,其中涉及打假的案件18起,涉案金额达17万元。为构建和谐龙海,保障辖区人民生活安全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较好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提高了质监人的自身形象。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配套制度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一是开展执法依据清理。1.组织人员对以前制定的各项制度按福建省质监系统行政执法和打假责任制评价体系的要求进行修订和整理,重点加强了案件办理质量、案卷管理、罚没物品管理、办审分离、案件延期报批、案件线索办理、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将所有执法项目和执法责任分解到3个具体的行政科室。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第二责任,办事人员负具体责任,各级执法人员逐级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初步体现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基本目标以及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对执法失误明确了追究的责任。行政执法责任体系的建立,不仅完善了行政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而且有效地规范了行政权的使用。2、按照效能办的要求,对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部分进行清理,以表格形式明列细化标准,从处罚项目、法律依据、细化标准、审批流程和实施岗位等要素加以明确,并出台相关配套的规范制度,为规范质监系统的行政执法行为奠定基础。
二是加强对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贯和培训,建立执法人员管理台帐。1、加强教育培训。我局每年制定当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并列出具体学法和培训目录。采取送出去、请进来、自行组织和自学四种形式学习,全年先后派出4人次到省局参加执法培训;邀请检察院反渎局局长,为我局干部职工宣贯渎职犯罪立案标准等内容;邀请漳州市局法规科的同志来授课,全面提高全局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全年所办行政案件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通过岗位练兵,由局纪检组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考试的形式,检查学习效果;对于国家新出台的法规及时进行宣贯,一方面在本局组织全体职工对新法规的要点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召集企业以座谈会形式进行集中培训,并邀请有关专家讲课,要求本局相关人员全部参加听课,系统学习。
这两项举措确保我局行政执法人员对执法依据清清楚楚,行政执法得心应手,减少随意性,不越权、不缺位,不断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文书档案的处理工作,强化了过错责任追究,健全了执法监督机制,从而提高了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和办事效率。
(二)坚持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法制监督。
我局在行政执法上,坚持能够公开的内容尽量公开,使得行政执法权力透明运行。一是稳步推进行政权力清理工作。抓各个领导和科室行使审核把关权力过程的公开。二是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公开透明。同时在局内部建立了政务公开内容预审制度,对各岗位所要公开的内容进行事前预审,对公开内容、公开时间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与要求,认真进行自检自查。对按规定必须保密或经审核暂不宜公开的事项予以备案。三是多层面打造政务公开平台。在机关设立政务公开栏、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贯彻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收费,坚持上墙制度,并利用政府政务公开网的网页进行公开,确保了行政执法权力公开透明地运行。根据权限我局行政许可分计量和代码两大类共6项,其中计量行政许可4项。全部实行公示项目、公开设立依据,公开许可条件、公开实施主体、公开审批程序、公开许可时间和公开收费标准的七公开。根据市政府的要求,行政许可工作办公地点都放在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体办公,实行了一站式服务的便民措施。
为建立一个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局在依法管理、严格执法监督上提高要求,努力完善人员配备,健全监督机制,强化案件监督。1、人员配制方面:我局设有纪检监察室,配备纪检组长和一名纪检监察员,对本单位的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着重对行政处罚案,行政监管职能的正确履行和行政许可的规范性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大要案、复议和诉讼案件除及时上报市局外,还按规定报地方政府法制、检察、监察等部门备案。2、规范制度建设:利用规范自由裁量权的契机,对已有规章制度重新进行整理、修订和完善,并发给各科室和技术机构。3、加强案件审理和卷宗管理:我局成立案件审理委员会。本单位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案卷实行统一管理,格式统一。
(三)严格履职,坚持依法行政,健全服务体系。
我们依据“坚持以源头打假治劣为重点”的执法工作思路,按照“查处一类产品、整顿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工作目标,全面展开行政执法工作,充分发挥了监督稽查的主力军作用。并在行政执法中,大力推行“三步式”执法模式,即对一般违规者先教育规范、再限期整改、最后依法处罚的执法方法,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按照局的统一安排,我们结合辖区实际,以企业、商城、集贸市场、超市等为重点,及时组织了危害大、影响面广、关系国计民生的食品、农资、建材、汽配、石油、强制性认证产品、化妆品等产品的专项整治工作。我们也把依法行政和服务企业结合起来。着力于理顺监督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通过经常性的访问企业、及时向社会宣传新的经济政策和部门职责、主动提供咨询和服务等方式,使部门工作的社会满意率得到不断的提高。立足抓企业源头,全面落实“县为基础、划分区域、明确职责、省市督办、严格奖惩”的辖区打假责任制,把好厂门,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紧紧围绕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履行职责,加快产业化步伐,培育名牌产品,扶持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我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名牌战略,引导我市的无公害化和标准化工作逐步发展。今年来,在我局大力指导和帮助下,有101家食品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有15家16项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支持2家企业申报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家企业已经确定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家企业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三、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知识更新和改革创新的意识还要加强。深入调研、开拓思维观念不够,法规运用知识有待于更新。
2、本系统案件查处的档案管理有待完善,办铁案的能力有待提高。
3、在执法打假工作中创新意识不足,手段单一传统,表现在不能很好地开辟新案源,拓宽执法打假领域;缺乏科技打假手段,如应用或创新现场快速鉴别技术等方式执法打假;信息不通畅,对新的造假手段、方式不能及时掌握。
四、2009年工作安排
1、整体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局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相统一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结构科学、主体合法、权责明确、程序正当严密的行政执法体制;完善严谨、高效、便捷的行政监督机制。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全面加强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等基础性工作,加大质量管理、安全监察执法两大方面的工作力度;服务经济建设的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机关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2、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学习法律法规,投身实践,加强调研,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规范执法人员执法行为。
二是推进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把整规市场经济秩序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并促进执法水平、办案质量再有新的提高。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