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XS:小建筑,大创意序言

2022/07/16180 作者:佚名
导读:大创意,小包装 “用来居住未免有点儿小,但用来当收藏室又太大。” ——佚名(一位佚名人士在评价伦敦百灵顿伯爵府时这样说道。) 小型寺庙到英国浪漫的装饰性建筑,袖珍型建筑作品总能焕发出高于其功能的持久魅力——即使它们的功能仅仅是自然风景中的一种点缀装饰。我们喜欢小型建筑的理由有很多。最明显的理由是,小型的建筑架构比较人性化,使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和建筑进行互动。小型建筑在构想和细节上的复杂性也是吸引我们

大创意,小包装

“用来居住未免有点儿小,但用来当收藏室又太大。”

——佚名(一位佚名人士在评价伦敦百灵顿伯爵府时这样说道。)

小型寺庙到英国浪漫的装饰性建筑,袖珍型建筑作品总能焕发出高于其功能的持久魅力——即使它们的功能仅仅是自然风景中的一种点缀装饰。我们喜欢小型建筑的理由有很多。最明显的理由是,小型的建筑架构比较人性化,使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和建筑进行互动。小型建筑在构想和细节上的复杂性也是吸引我们的一个原因,而且小型建筑通常比大型建筑实体感更强。小型建筑的目的较为简单,仅专注于一种功能,要么是出于使用上的简便,要么是基于纯粹的审美,因此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实际上说都比较亲切近人。但是,这并不是说它们就是缺少活力的。

几个世纪以来,建筑师们利用小型建筑进行小规模的空间实验,探索施工的细节、材料的乐趣和形式的变化。即使是普通的房屋也具有规划上的复杂性。试图在形式和功能上实现简洁和统一的建筑师们发现,这就是“用来居住未免有点儿小,但用来当收藏室又太大。”佚名(一位佚名人士在评价伦敦百灵顿伯爵府时这样说道。)他们面临的一个终极的设计问题。我们也许能从这个建筑问题的答案中体验建筑师们最内在的设想。最能表现文艺复兴盛期建筑师们利用小型建筑来进行早期空间实验的一个例子,就是罗马蒙托里奥圣彼得大教堂内的坦比哀多(tempietto)小神殿,它是由布拉曼特(Bramante)在17世纪初建造的。尽管规模不大,但坦比哀多反映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人文主义、异教徒和基督教的理想在一个建筑壮举中取得和谐。虽然这一建筑没有具体的功能,但它圆形的设计是对普世精神的一种礼赞,就像安德里亚·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所展现的“世界的形象”一样。但这一神殿远不仅是一个代表着良好祝愿的神殿:在它看似简单的几何构造下其实包含着由布拉曼特研究出的复杂的数学公式,它使得整个建筑充满了活力和神秘感,任何接触这一建筑的人都会立即被吸引,而且这种吸引力久久不散。本书介绍的所有建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追求实现同样的目的。

尽管小型建筑体现了建筑师们的良苦用心,但在今天这种城市化和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文化中,它们却往往被忽视或被视为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在农村,小型的构造一般与观赏性的花园建筑联系在一起,成为葱翠自然景观中的一种亟待“发现”的奇异存在。在城市,小型建筑和功能性的结构在不朽的城市建筑面前相形见绌,对功能的关注高于对美的追求。小型建筑可能在宁静的自然景观中更容易得到欣赏,因为在自然环境中功能也许变得不太重要,而沉思的氛围则更浓郁些。但无论如何,在宏伟建筑越来越受到推崇的背景下,小型建筑要通过艰难的抗争才能确立自己的重要地位。本书所选取的建筑,其建筑师们都选择通过小型建筑来探索严肃主题。建筑虽小,但它们有着无比灵活的构造,所有的细节、功能、形式、活力、材料和比例都得到巧妙运用,最终打造出合理而赏心悦目的建筑成品。

建筑的一个最悠久,也许是看起来最矛盾的目标,就是营造出一个适合进行精神冥想或宗教思考的环境。宏伟的大型寺庙、礼拜堂和教堂建造的目的就是为了鼓励自我反思,为了营造出一种敬畏感;但值得一提的是,散落在自然世界中的小型建筑也可以启发观赏者进行无界限的深远思考。虽然都是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但其方式却大不相同。有些建筑不仅造型独特,并且借助周围的美丽景观营造出一个放松和冥想的环境。这样的建筑表明,在现代世界,我们入侵和征服土地的欲望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强烈的愿望,即以批判性的态度认识自己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与大规模的建筑不同的是,这些庇护所、瞭望台和高山住屋在自然环境面前都展现出了自己谦卑的一面,它们的存在往往是对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的一种礼赞,因此建筑的重点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不是它们的构造。虽然这些建筑无论设计还是施工都没有减损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风采,而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它们总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是对自然的一种侵略。

同样,当我们审视这些现代装饰性建筑的标准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是18世纪处于英国宏大乡间别墅阴影下的房屋装饰上的一种进步。本书介绍的这些建筑,有一部分其实是带有一定功能性的,而且它们不是对大型建筑的模仿,也不是那些大型建筑的袖珍版。这种装饰性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种俏皮性和创造性,这也是小型构造所固有的特性。书中介绍的所有装饰性建筑和楼阁都是有意识地游走在艺术和建筑之间。有些无可辩驳的就是雕塑作品,可以允许观察者进入并探索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的可触材质与光线效果。其他建筑则具有一种天生美感,这种美不但不会控制或阻碍其功能,反而有助于实现其功能。它们具有完美的艺术性的外形,仅仅凭借这种审美特性,它们就能够而且应该具有存在的理由,更不用说有的还兼具实用性这一额外的优点。

界限模糊是贯穿所有这些建筑物的主题,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建筑物会出现在本书的多个章节中。在功能和便携性之间、在形式美和装饰美之间、在城市工业的利用和自己动手创造之间实现融合的先例有很多,但最能激发建筑师们想象力的也许是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为一系列设计问题所提供的具有成本效益的、高效的、结构美观的解决方案,特别是他的戴马克松部署单元(Dymaxion Deployment Unit,1940)。他受英国战争救援组织的委托,利用之前他在微观(汽车)和宏观(高楼)领域均运用过的设计原则设计出了戴马克松部署单元。最初的设计构想是建造小型的单户住宅,但在战争时期,富勒对这一设计进行了修改,使所建造的房屋能做应急之用。该建筑单元采用与美国中部地区的粮仓相同的自支撑式弯曲金属板以及圆形设计,制造成本低廉,可灵活移动。富勒将批量生产的材料与精巧的结构设计相结合,这一贡献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宝贵的灵感来源。本书介绍的许多建筑都使用了轻巧的工业原料,追求自成一体的独立式结构,都展现了进行小规模设计实验所带来的影响和成果。

为兼顾形式和功能所付出的努力也造就了大量的实验性建筑,其中不乏较为成功者。纯功能性建筑在城市中体现得最明显。虽然城市居民很少会欣赏和享受自己周围的公共设施,但许多街道装置和公共设施都是经过慎重考虑和充分研究而来的。那些可以赢得街边路人赞赏的真正实用的用户友好型建筑,要么因为不受主政者的支持,要么因为无人敢于尝试,所以在世界各地凤毛麟角。

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一场名为“情境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的创造性运动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城市图景,对城市施加的小规模干预会促使人类与物体来一场偶然邂逅。如今,我们应该认识到,即使是像公交车站、公厕、售货亭和市场摊位这样的最平凡的小项目,都会因为有了优秀建筑师的想象力而变得生动活泼。有些设计可能看起来像是在白费力气,但即便如此,它们也已成功地带来一些更袖珍、更高效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还赏心悦目。巧妙的设计和对细节的关注,尤其是运用在城市或郊区景观上时,往往会创造出备受欢迎的积极的作品,成为反映整个社会目标和愿望的“微表情”。

从最积极的层面上看,许多这类建筑都表明,这些作品也可以很有趣,很有挑战性,甚至可以将艺术和建筑凝聚在一起,构成一个美观而宜人的整体。要做到这一点,建筑师们必须克服甚至无视大小、定义、预算和市政建筑千篇一律的限制,创造出极具实用性和新颖性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秀作品。

虽然在21世纪,我们的愿望和居所越来越多变,但我们对美的追求不变。因此,有必要考虑打造出一些活动建筑,可以克服无常,既体现出生态意义,又创造出理想的人居环境——一个可以通过良好的设计来改善的人居环境。可以随时组装起来的结构,架设和拆卸仅仅花费数小时的结构,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同时又能提供足够的庇护和现代化设施的结构,是个别立志寻求形巧和独立的建筑师关注的焦点。这里强调的是功能上的多样性。一些建筑师已经依据无一定尺寸限制的结构原则来打造自己的建筑作品。这里似乎可以再回过头来审视一下巴克敏斯特·富勒的理念:家就是要“尽可能地完全独立和自给自足,有自己的个性、尊严和美丽(或和谐)”。所以,当过去那些宏伟建筑仍然在我们当今的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时,有一种趋势已经悄然抬头,它适应了我们后代的需求,虽然带有进步性、生态性和工艺性等特点,但它没有试图去赶超历史,而是寻求简约。

2000年,美国的《建筑》(Architecture)杂志开辟了一个“原始小屋”的专题。随后,法国的《今日建筑》(l'Architecture d'Aujourd'hui)杂志也用一期的篇幅来探讨“微型架构”,探讨那些可以让人静心冥想的小木屋、小房间和童话般的小村舍。这是否因为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全球化,所以我们把目光和理想都集中在小型的、个性化的栖居地或住所,以此来寻求一种满足和清醒呢?也许是因为电视和电脑让整个世界无所遁形,所以我们本能地去寻找某些私密的避难所。这不是反抗,而是一种自我反思和绝对忧虑。

本书是对生活中那些微型建筑的礼赞。它们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暂时停下脚步来思考它们的意义或我们本身存在的意义,或者仅仅欣赏它们的创意之美。从这些建筑的功能和风格可以明显看出,大小不是对创意的限制,而实用和美感也可以二者兼得。即使是小小的创意,也能带来一次奇妙的建筑体验。

“袖珍无极限”这个标题是一种戏称,目的是要体现出这些用于一般用途的建筑周围环绕的奇思之光。这里介绍的每一个独特的建筑作品,无论规模多小,无论功能如何,无论地处何方,都能给人带来些许愉悦之感。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