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河北地质大学经贸学院简介

2022/07/16108 作者:佚名
导读:河北地质大学经贸学院是学校综合实力较强、社会影响较大的学院之一,培养出了多名省部级领导、校长和著名企业家。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经贸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6年。1956年,河北地质大学的前身宣化地质学校开始设置地质经济统计专业。1971年,宣化地质学校升格为河北地质学院,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地质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1981年招收地质经济统计专业本科生。1986年,河北地质学院经济

河北地质大学经贸学院是学校综合实力较强、社会影响较大的学院之一,培养出了多名省部级领导、校长和著名企业家。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经贸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6年。1956年,河北地质大学的前身宣化地质学校开始设置地质经济统计专业。1971年,宣化地质学校升格为河北地质学院,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地质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1981年招收地质经济统计专业本科生。1986年,河北地质学院经济管理系开始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学院、天津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1年,河北地质学院设立计划统计系,后变更为应用经济系。1995年,河北地质学院成立经济学系。1999年,经济学系与应用经济系合并,成立经济系,并于2003年变更为经贸学院。经贸学院分别于1995年、1999年和2001年开始招收经济学专业、金融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研究生,2015年开始招收金融专业硕士。六十多年来,经贸学院为地质矿产勘查产业、国土资源行业和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学院学科门类齐全,专业优势突出。经贸学院拥有2个重点学科:河北省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河北地质大学重点学科—“统计学”;4个本科专业:经济学、金融学、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准专业:金融学“3 1”国际班(教育部批准,与英国厄尔斯特大学合作)、风险投资班;2个硕士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术型学位)、金融学(专业型学位);拥有北欧研究中心、工业节能减排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设有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四个教研室和经贸综合模拟实验室以及教学和行政两个办公室。《统计学》为河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和《统计学》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近年来,全院教师在《经济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管理》《统计研究》《财贸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1部,主持或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0余项,市厅级科研项目80余项。荣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近20项,其中国家级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经贸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6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占比45%;45岁以下的教师所占比例为64%。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经贸学院力求实现“年龄分布合理、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优化、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2人,河北省模范教师2人。

学院办学规模较大,优秀人才辈出。经贸学院注重学生人格、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自学能力和创新才能的培养,为经济管理、风险投资、银行保险、信托租赁、统计预测与决策、国际经济贸易、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部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截止到2016年5月,经贸学院在读学生为155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16人,研究生19人,双学位学生135人,金融学专业“3 1”本科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85人。2015年,经贸学院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达100%,本科生就业率达95.7%。2012-2015年,经贸学院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竟赛、全国金融股票模拟大赛等各级各类素质比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3项,校级奖项6项。

经贸学院始终坚持“地经渗透、教研相长”的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科研发展为支撑,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重点,以教学管理规范为保障,努力建设高水平学科和特色专业,努力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性应用型复合人才。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