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治理沙漠成因

2022/07/16120 作者:佚名
导读:一、水土流失与土地沙漠化 沙漠化作为一个生态问题是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以后才正式广泛采用,其内容为:“土地滋生生物潜力的削弱和破坏,最后导致类似沙漠情况,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面,它削弱或破坏了生物的潜力。”由此可见,沙漠化与沙漠、戈壁不同,沙漠化不能抽调人为活动的实质,沙漠化的实质是人地关系矛盾造成生物或经济生产力下降与丧失,地表呈现类似沙漠景观的土地严重退化过程。沙漠化防治是人地关

一、水土流失与土地沙漠化

沙漠化作为一个生态问题是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以后才正式广泛采用,其内容为:“土地滋生生物潜力的削弱和破坏,最后导致类似沙漠情况,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面,它削弱或破坏了生物的潜力。”由此可见,沙漠化与沙漠、戈壁不同,沙漠化不能抽调人为活动的实质,沙漠化的实质是人地关系矛盾造成生物或经济生产力下降与丧失,地表呈现类似沙漠景观的土地严重退化过程。沙漠化防治是人地关系相互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环境,土地生产力再恢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沙漠化,而土地沙漠化正是水土流失的危害之一。由于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造成了土地退化,丧失了生产能力,北方地区表现为土地沙化,南方地区表现为土地石化。土地沙漠化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形势严峻。根据全国两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对比分析,全国风力侵蚀面积由187.61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90.67万平方公里,净增3.06万平方公里;同时,中度以上的侵蚀面积由9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12万平方公里,强度以上的侵蚀面积由6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87万平方公里。这说明沙漠化在扩展,侵蚀程度在加重,年均扩展3060平方公里;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减少速度惊人。我国耕地资源总量大,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耕地仅有0.1公顷,为世界人均耕地的45%,不到俄罗斯的1/8、美国的1/6、印度的2/3。东部沿海省份人均耕地更少,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省人均耕地已低于0.05公顷的警戒线。1996年全国共有耕地1.3亿公顷,到2000年底,全国耕地减少为1.28亿公顷,年均减少45万公顷;其中由于水土流失,北方土地沙化、南方土地石化等原因,致使全国耕地以年均6.67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

二、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了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造成的,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在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水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决定性因素。水土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导致土地沙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西北内陆河流域反映得更为突出。以新疆塔里木河为例,1972年以来,大西海子以下长期处于断流状态。根据1959年和1983年航片资料分析,24年间塔里木河干流区域沙漠化土地面积从66.2%上升到81.8%,其中流动沙丘等严重沙漠化土地上升了39%,下游土地沙漠化发展最为明显,上升了22%,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

我国土地沙化的成因主要是干旱、少雨、风大、土壤疏松等自然因素,但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是导致沙化不断扩展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一是盲目引水,扩大灌溉面积。塔里木河上游三源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人口和灌溉面积分别从1950年的156万人和34.8万公顷,增加到1998年的392万人和99.67万公顷,农业灌溉用水量从5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153亿立方米。

二是水资源浪费严重。西北地区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全国农业灌溉平均定额为每亩580立方米,新疆、甘肃、内蒙古、青海灌溉定额高达每亩1000立方米左右,最高达每亩1400多立方米,浪费严重,同时导致土地盐碱化。

三是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长期以来,黄河流域、塔里木河和黑河等内陆河流域,因受管理体制等因素的限制,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是忽视生态用水需求。在相当长时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没有考虑生态对水资源的需求,由于水资源短缺,首先挤占的是生态用水,其结果是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绿洲和沙漠化土地同时扩大,而处于两者之间的天然林地、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水域在缩小。

2.草原垦殖和超载放牧,造成草原沙化、退化、盐碱化

西北地区草场面积大,同时,草场又是防风固沙的重要屏障。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受“以粮为纲”的影响,把一些草场开垦成耕地,耕种2~3年后,薄薄土层中的养分消耗殆尽,就撂荒了,如此发展,造成大面积草场退化、沙化。受“牲畜头数越多越好”的影响,盲目增加牲畜头数,据有关资料,我国牧区家畜由20世纪50年代的2900万头(只)发展到20世纪末的上亿头(只),掠夺式的经营导致草场严重超载过牧,许多地方超载3倍以上。草场面积因开垦和沙化破坏减少666万公顷,产草量下降了30~50%。内蒙古自治区沙化、退化草原达0.32亿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60%以上"para" label-module="para">

3.滥砍滥发,乱采滥挖,乱倒滥弃,植被破坏严重

西北地区广大农牧民的燃料以天然植物和畜粪为主,樵柴的方式大都是连根挖掘,地表植被遭受破坏。据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统计,全市每年砍伐沙蒿、沙柳等在50万t以上,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因滥樵而沙化的草场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另一方面,农牧民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大肆采挖发菜、甘草、麻黄、肉苁蓉等天然资源植物,甘肃省1994年挖甘草破坏草场面积达670平方公里,内蒙古1993年至1996年由于搂发菜破坏草场12.7万平方公里,其中4000多平方公里成为严重沙化草场。

公路、铁路、工矿企业及城镇建设等开发建设项目,到处开挖,乱倒滥弃,未能依法采取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措施,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以及大量的地表裸露,都是造成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

人类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紧缺——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败——土地沙漠化发展,这是惨痛的教训!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