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直线与方程直线与方程

2022/07/16117 作者:佚名
导读:直线与方程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唯一性. (3) 理解直线的斜率的存在性. (4) 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5)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直线的倾斜角概念的引入学习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2) 通过

直线与方程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唯一性.

(3) 理解直线的斜率的存在性.

(4) 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5)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直线的倾斜角概念的引入学习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2) 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重点与难点: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概念和公式.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

教学过程:

直线与方程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一) 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我们知道,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确定)一条直线. 那么, 经过一点P的直线l的位置能确定吗"para" label-module="para">

(1)它们都经过点P. (2)它们的‘倾斜程度’不同. 怎样描述这种‘倾斜程度’的不同"para" label-module="para">

引入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 取x轴作为基准, 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α= 0°.

问: 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什么"para" label-module="para">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因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每一条直线都有确定的倾斜程度, 引入直线的倾斜角之后, 我们就可以用倾斜角α来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每一条直线的倾斜程度.

直线a∥b∥c, 那么它们的倾斜角α相等吗"para" label-module="para">

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一个点P和一个倾斜角α.

(二)直线的斜率: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 k = tanα

⑴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

⑵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

由此可知, 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α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一定存在.

例如, α=45°时, k = tan45°= 1;

α=135°时, k = tan135°= tan(180°- 45°) = - tan45°= - 1.

学习了斜率之后, 我们又可以用斜率来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

(三) 直线的斜率公式:

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如何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P­1P2的斜率"para" label-module="para">

共同完成斜率公式的推导.(略)

斜率公式: k=y2-y1/x2-x1

对于上面的斜率公式要注意下面四点:

(1) 当x1=x2时,分母为零,公式无意义;倾斜角α= 90°, 直线与x轴垂直,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2) k与P1、P2的顺序无关, 即y1,y2和x1,x2在公式中的前后次序可以同时交换,(y2-y1/x2-x1=y1-y2/x1-x2) 但分子与分母不能交换;

(3) 斜率k可以不通过倾斜角而直接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求得;

(4) 当 y1=y2时, 斜率k = 0, 直线的倾斜角α=0°,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

(5) 求直线的倾斜角可以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而得到.

(四)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名称

方程

适用范围

点斜式

y-y0=k(x-x0)

不含垂直于x轴的直线

斜截式

y=kx b

不含垂直于x轴的直线

两点式

y-y1/y2-y1=x-x1/x2-x1

不含直线x=x1(x1不等于x2)和直线y=y1(y1不等于y2)

截距式

x/a y/b=1

不含垂直于坐标轴和过原点的直线

一般式

Ax By C=0(A^2 B^2不等于0)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直线都适用

(五)例题:

例1 、已知A(3, 2), B(-4, 1), C(0, -1), 求直线AB, BC, CA的斜率, 并判断它们的倾斜角是钝角还是锐角.(用计算机作直线)

分析: 已知两点坐标, 而且x1≠x2, 由斜率公式代入即可求得k的值;

而当k <0时, 倾斜角α是钝角;

而当k >0时, 倾斜角α是锐角;

而当k =0时, 倾斜角α是0°.

略解: 直线AB的斜率k1=1/7>0, 所以它的倾斜角α是锐角;

直线BC的斜率k2=-0.5<0, 所以它的倾斜角α是钝角;

直线CA的斜率k3=1>0, 所以它的倾斜角α是锐角.

例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经过原点且斜率分别为1, -1, 2, 及-3的直线a, b, c, l.

分析:要画出经过原点的直线a, 只要再找出a上的另外一点M. 而M的坐标可以根据直线a的斜率确定; 或者k=tanα=1是特殊值,所以也可以以原点为角的顶点,x 轴的正半轴为角的一边, 在x 轴的上方作45°的角, 再把所作的这一边反向延长成直线即可.

略解: 设直线a上的另外一点M的坐标为(x,y),根据斜率公式有

1=(y-0)/(x-0)  所以 x = y

可令x = 1, 则y = 1, 于是点M的坐标为(1,1).此时过原点和点 M(1,1), 可作直线a.

同理, 可作直线b, c, l.(用计算机作动画演示画直线过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