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柴灶结构分析
1、技术路线(工艺流程) 为了提高柴灶的热效率,尽量减少热损失,以便达到省柴、省时的目的,就必须弄清楚燃料在柴灶内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热量的具体去向,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根据柴灶的结构和特点,柴灶的热损失主要有排烟热损失、化学及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灰渣带走的热损失以及灶体、锅体的蓄热等。
从灶型的结构方面来看,老式柴灶结构不合理,燃烧不完全,保温性能差,热损失大,所以热效率低。其主要缺点是: “两大”(灶门大,灶膛大)、“两无”(无烟囱,无灶箅)、“一高” (吊火高,一般在30厘米左右)。而省柴灶与老式柴灶相比,具备了“两小”(灶门和灶膛较小)、“两有”(有灶箅和烟囱)、 “一低”(吊火较低)的优点结构比较合理,有一个完整的通风系统,能得到较充分的燃烧。由于设置了保温层,增加了拦火圈,延长了高温烟气流在灶膛里的回旋路程和时间,从而使热损失减少,热效率提高,既省柴又省时间,并且安全卫生,使用方便。根据全国各地的测试与调查,省柴灶一般比老式柴灶省柴l/3~l/2,节约时间1/4—1/3。
从热力学原理来看,省柴灶基本达到了节能的三个条件:一是能将燃料充分燃烧,使燃料中的化学能比较完全地转化为热能。二是传热保温效果好,使有效利用的热值较大,散热的热值较小。三是余热能较好利用,尽可能减少排烟余热和其他热损失。这就是省柴灶能够节能的重要原因。
省柴灶主要技术环节及要点
(1)各部件和设备的特点。省柴灶基本结构包括灶体灶膛、进风道、灶箅、烟囱等。
(2)技术的主要性能参数。根据我国各地农村的生活习惯和烹饪方法,省柴灶一般应具备以下性能特点:
一是点火容易起火快。为了提高水或食物的温度,例如烧开水或食物加工过程中的加热,要求点火容易、起火快、省时、省工。
二是持续加热效能高并温度可调。炊事过程中,需要在一定温度下,持续加温一段时间,且温度可调。例如蒸、煮、炸食物时,三者所不同的仅在于维持的温度不一样,用油炸需要的温度要比蒸煮时的高。
三是安全卫生和保温性能好。直接利用辐射热和传导热加工食物,例如烤、烙、炒食物时,需要柴灶灶口不冒烟,灶膛保温,余热可利用。
四是热效率高。一般省柴灶的热效率要在25%以上,而新建的省柴灶则要求热效率要高于30%,并能适应当地基本生活用能要求。
推广省柴灶需要注意的事项
推广省柴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正确进行省柴灶的外部施工:
第一步是砌灶体。灶体主要起保温和承担锅台重量的作用。灶体内径大小可以这样确定:即用燃烧室的内径加上燃烧室结构的双边厚度,再加上保温层厚度,三项之和就是灶体的内径尺寸。灶体外表应做得整齐、面平,以利于粉刷。
第二步是砌灶门。灶门的作用是添加燃料和观察燃烧情况,其位置应低于出烟口3~4厘米,若高于出烟口,就会出现燎烟现象。一般农产的灶门高12厘米、宽14厘米,烧草的灶门可大一些,烧煤的灶门可小一些。为了防止热能从灶门散失掉,灶门上应安装活动的带有观察孔的挡板。
第三步是砌灶台。通常把灶台突出灶身4—8厘米,做成一种滴水边,既方便使用,又美化了灶形。砌灶台时还要注意内口留出3~4厘米,以便做锅边。
第四步是抹锅边。锅边是紧贴和托起铁锅的结构,常用硬泥或混合泥做成。一般大锅的锅边厚度为25—30厘米,抹锅边为20—25厘米,小锅、特小锅15~20厘米。抹锅边时,应边抹边用锅试,力求抹严、不跑气;锅沿超出灶面的高度要控制在3厘米以内,以便增大锅的受热面积。
第五步是砌烟囱。烟囱具有一定的抽力,可以保证燃烧室内进入充足的空气,并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到大气中。户用炉灶的烟囱高度在3米左右,出口内径为12~18厘米。在烟囱的适当位置上要设置闸板,以控制调节烟囱的抽风量,在烟囱的基部要留掏灰孔。如果采用预制结构烟囱,内径不得小于16厘米。一般情况下,烟囱应高出屋脊0.5米。
第六步是粉刷。粉刷要在炉灶测试合格以后进行,一般灶台面、出烟口等部位最好使用l:3的水泥砂浆粉刷。灶台面如贴瓷砖,一般应在灶的各种性能达到技术要求且灶体阴干后进行。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