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露地栽培的植株,易发生于密集的球形花丛,使之产生水渍状腐烂。温室栽培时,容易发生芽变黑,并枯萎。
防治方法:
减少侵染来源。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800-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2-3次。温室储藏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苯来特1000倍液。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受侵染后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到1-3mm,最大可达15mm左右;后期病斑暗褐色,中心部分变灰白色,边缘部分紫褐色,略隆起。病部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
彻底清除病残体,烧毁或深翻土地,减少侵染源。
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77%可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症状:绣球对缺铁非常敏感。由于铁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当盆栽或地栽绣球缺铁时,表现为植株顶端的新梢、嫩叶之叶脉间先开始失绿,由叶尖逐渐向叶基变黄,而叶脉仍保持绿色,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如果不能及时通过外源补充可被利用的铁素,严重时整个新叶均会变成黄色,叶脉也逐渐变黄,最后几乎变成了白色,植株生长显得特别缓慢。一旦缺铁非常严重时,中、下部的老叶也表现出叶脉间黄化的症状,叶缘或叶尖出现枯焦及坏死;继续发展下去,则叶片脱落,植株生长停滞而死亡。夏季高温、多雨季节,一些生长旺盛的花卉种类嫩梢,也常出现临时性的缺铁症。
防治方法:缺铁症一旦发生,其防治比较困难,一般应以预防为主,具体措施:
土壤改良,矫正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中铁的有效性和植株根系对铁的吸收能力。如通过增施酸性有机肥、在有机肥中加硫黄、平衡施肥等措施来调节土壤酸度及养分供应。
调节施肥比例及肥料品种。如在碱性土壤上施酸性肥料。
采用叶面喷施、埋根等处理。叶面喷施用络合态铁(如尿素铁等)以0.5%的浓度傍晚喷施,埋根即找到植株根新梢,用0.5%的络合态铁用瓶子或塑料袋装后,将根新梢置入溶液中。
虫害有蚜虫和盲蝽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