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粉土粉土的液化

2022/07/16191 作者:佚名
导读:地基产生液化对地面建筑物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有时粉土受振,虽有孔隙水压力上升和抗剪强度降低的现象,但仍有一定的承载力,此种现象称为粉土的部分液化。无论完全液化或部分液化,都可能危及地面建筑物,应进行防治。 粉土是否会产生液化,取决于土本身的原始静应力状态及振动特性。通过大量地震调查与研究证明:土粒粗、级配好、密度大、排水条件好、静载大、振动时间短、振动强度低等因素,有利于抗液化的性能。 我国近年来震

地基产生液化对地面建筑物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有时粉土受振,虽有孔隙水压力上升和抗剪强度降低的现象,但仍有一定的承载力,此种现象称为粉土的部分液化。无论完全液化或部分液化,都可能危及地面建筑物,应进行防治。

粉土是否会产生液化,取决于土本身的原始静应力状态及振动特性。通过大量地震调查与研究证明:土粒粗、级配好、密度大、排水条件好、静载大、振动时间短、振动强度低等因素,有利于抗液化的性能。

我国近年来震害调查中总结的液化土的颗粒特征与地震烈度的关系:①地震烈度高,孔隙水压力大,可液化的粒径区间也大,9度烈度,粗砂也可喷出地面;②平均粒径为0.05~0.09mm的粉砂、细砂最容易液化。

根据我国近年来对液化判别的研究经验,明确液化可分“两步判别”,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凡经初判划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可不进行第二步判别,以节省勘察工作量。

①初步判别

经过对邢台、海城、唐山等地震液化现场资料的分析,发现液化与土层的地质年代、地貌单元、黏粒含量、地下水位的深度、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基础埋置深度和地震烈度有密切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即可对土层进行液化判别,称为“初步判别”。

当粉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

①地质年代为第四经晚更新世及其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②粉土的黏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百分率,7度、8度和9度烈度区分别不小于10,13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②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

当粉土的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标准贯人试验判别法判别。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主要由贯入器、触探杆和穿心锤组成。触探杆一般用直径42mm的钻杆,穿心锤重63.5kg。操作时,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150mm;然后,在锤的落距为760mm的条件下,每打入土中300mm的锤击数记作N63.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判别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液化。当粉土标准贯入锤击数N63.5(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人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对于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各类建筑,可只判别地面下15m范围内土的液化,15m以下的土层视为不液化。当有成熟经验时,尚可采用其他判别方法。 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