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聚合草栽培技术

2022/07/16138 作者:佚名
导读:聚合草栽前准备 选地栽培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机质多、排水良好并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最为适宜。聚合草为多年生植物,根部发达,再生力强,一般不宜与大田作物轮作。 整地施肥 定植前要深翻,耕深应在25厘米以上,翻后及时耙平。应结合翻耕施足基肥,以半腐熟的猪、牛、羊粪为好,亩施肥量2500~4000千克。 聚合草栽培方法 聚合草开花不结实或结实极少,在生产上常利用生长1年以上的聚合草根(母根)做种苗栽

聚合草栽前准备

选地栽培

聚合草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机质多、排水良好并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最为适宜。聚合草为多年生植物,根部发达,再生力强,一般不宜与大田作物轮作。

整地施肥

定植前要深翻,耕深应在25厘米以上,翻后及时耙平。应结合翻耕施足基肥,以半腐熟的猪、牛、羊粪为好,亩施肥量2500~4000千克。

聚合草栽培方法

聚合草 聚合草开花不结实或结实极少,在生产上常利用生长1年以上的聚合草根(母根)做种苗栽植。一般在春、秋两季栽植。苗床育苗的4~10月份都可移栽,但以3~4月份和9~10月份移栽较好。定植时,以苗高15~20厘米、5~6片叶时为宜,最好选择阴雨天进行。挖根、切根和栽植最好连续作业,以提高成活率。栽植行距50~60厘米,株距40~50厘米。常用的栽植方法有切根法和分株法。

切根法

聚合草的肉质根产生不定芽和不定根的能力很强,凡直径在0~3厘米以上的根均可切根栽植。大面积栽植的根段,根长3~5厘米,根粗不低于0.5厘米。根粗大于1厘米的根可直切成两瓣,更粗一些的可纵切成3~4瓣。一般根越粗,根段越长,发芽和生长也就越快。育苗时,将根段横放土中,覆土2~3厘米深。气温在18℃以上时,30~40天即可出苗。

分株法

把生长健壮的植株连根挖起后,留茬5~6厘米,割去上部茎叶,由根颈纵向切开(须带皮),每个分株上带芽1~2个,切后可直接定植到大田,5~6天即可长出新叶。此法栽植成活快,生长迅速,定植当年产量高,但繁殖系数低。每株可分10~20株。种根充足时可采用此法。

聚合草管理养护

中耕除草

聚合草 定植成活后即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封行或封垄前进行第二、第三次中耕除草和培土。每次收割后结合施肥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使土壤疏松,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以利再生。

追肥灌水

聚合草株大叶密,生长迅速,收割次数多,产量高,需肥比一般植物多。定植后和每年返青前都要追肥1次。每次收割后,结合中耕除草追施1次速效氮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10~15千克或腐熟粪尿750~1000千克。追肥应施在株旁,不要泼在叶或根上。干旱季节,每次收割和追肥后灌水1次。不宜漫灌,可沟灌后再泼浇以防烂根死株。多雨季节应开沟排涝。

采收

聚合草的饲用部分是叶和茎枝,每年可割4次~5次,栽植当年可割取1次~2次。利用目的不同刈割时期也有差异,用作青饲料,聚合草现蕾至开花期产量高,营养丰富,为收获适期。用作青贮或调制干草,应在干物质含量较高的盛花期刈割。收获过晚,茎叶变黄,茎秆变老,产量和品质均下降。也影响聚合草的生长和下一次刈割的产量,并减少刈割次数。收割过早产量低,养分含量少,总干物质产量低,而且根部积累的营养物质少,影响其再生能力。割青还应按饲喂对象而定,牛、羊、猪宜割老,鸡、鸭、鹅、兔、鸵鸟宜割嫩。聚合草的收割留茬高度对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

贴地割虽然产量高,但返青慢,后几茬产量低。留茬过高,损失浪费严重,一般留茬高5厘米~6厘米。最后一次收割应在停止生长前30天完成,以便有足够的再生期,积累充足的养分,利于越冬芽形成良好,安全越冬。

聚合草病虫防治

聚合草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患褐斑病和立枯病,要及早掘出病株烧毁或深埋,同时用80%多菌灵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800倍液泼浇土壤和喷洒邻近植株。聚合草苗期有地老虎及蛴螬等地下害虫,可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灌根。生长期主要有黄条跳甲为害。发生时采用1:400倍二二三保幼素乳剂混合1:1500倍敌敌畏喷雾。若有粉虱吸食叶片汁液,可用3%高氯·吡虫啉600~700倍液喷洒灭虫。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