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与舵叶水平剖面中心线存在一夹角(冲角)时,在舵叶的迎流面和背流面产生的水动力差值。舵压力是操纵船舶改变或保持航向的主要作用力。舵未转动时处于中央位置,由于左右两边流线对称,不产生舵压力。当舵转动某一角度之后,由于流线发生变化,从而舵面上各点的流速也发生变化,结果产生舵压力。
对于平板舵而言,舵角约35度时舵压力转船力距最大,通常将之定为满舵角。流线型满舵角为32度,一般内河船舶的满舵舵角在35度到45度的之间。作用于舵叶面的流速由船速、伴流速度和螺旋桨尾流速度合成,停船时的船速,伴流速度和螺旋桨尾流速度均为零,不产生舵压力;进车后所产生的螺旋桨尾流对舵起作用,当舵转至某一舵角后开始有舵效,随着船速的增加,舵压力逐渐增大。航进中停车后,螺旋桨尾流速度为零,只有淌航中的船速和伴流对舵起作用,舵压力大大下降,当船速下降到某值时,舵压力就会消失。倒车后退时,船尾伴流极小,仅有后退船速和螺旋桨来流对舵起作用,此时的舵压力要比正车前进时的舵压力小得多,故倒车后退时的舵效要比进车进舵时的舵效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