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注温度是连铸的基本工艺参数之一。此浇注温度是指中间罐钢水温度。浇注温度偏低,会使钢水发黏,非金属夹杂物不易上浮;结晶器钢水表面凝壳导致铸坯表面缺陷;严重时水口冻结浇注中断。浇注温度太高会使耐火材料冲蚀严重,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增多;钢水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氮增加;结晶器凝固坯壳薄,容易拉漏;铸坯柱状晶发达,中心偏析加重。
对连铸钢水温度的基本要求是:
(1)高温。由于增加了中间罐热损失,钢水温度比模铸高20~50℃,才能顺利浇注。
(2)均匀。实际上盛钢桶(钢包)内钢水温度是上、下部分偏低而中间区较高,这样也会造成中间罐钢水温度两头低中间高,不利于浇注过程的控制,因此要求钢包内钢水温度均匀。(3)稳定。连浇时供给的各炉钢水温度不要波动太大,保持在10~20℃范围内。
钢水浇注温度包括两部分:一是钢水凝固温度(液相线温度),因钢种而异;二是钢水过热度,即超过凝固温度的值。以Tc代表浇注温度,TL代表液相线温度,△T代表钢水过热度,则:
Tc=TL △T
计算TL有多种计算公式,常用的公式为:
TL=1537℃-(88 %C 8 %Si 5%Mn 30% P 25%S 5%Cu 4%Ni 2%Mo 2%V 1.5%Cr)
过热度△T的确定与产品质量有关。对于中厚板,为减轻铸坯内中心偏析,△T以偏低为好(10~15℃);对于深冲用薄板,为促进钢水中非金属夹杂物上浮,△以偏高为好(30℃)。实践证明,中间罐钢水目标温度是保证连铸机产量和铸坯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必须控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