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金属硅烷化处理剂研究背景

2022/07/1666 作者:佚名
导读:2007年5月29日的太湖蓝藻事件使国人第一次见证了水体富养化带来的巨大威胁。磷化处理是水体富养化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磷化处理污染包括磷化后的处理废渣和处理残留的废液。磷化处理是个沉积过程,这使得其处理剂的15%~40%不可避免的成为废渣,这些废渣不仅含有磷酸盐而且含有重金属如锰,镍等。废渣处理起来成本很高,而且回收价值不大。所以通常一般厂家采取的措施是掩埋。掩埋的废渣污染土壤同时,会随着雨水进入江

2007年5月29日的太湖蓝藻事件使国人第一次见证了水体富养化带来的巨大威胁。磷化处理是水体富养化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磷化处理污染包括磷化后的处理废渣和处理残留的废液。磷化处理是个沉积过程,这使得其处理剂的15%~40%不可避免的成为废渣,这些废渣不仅含有磷酸盐而且含有重金属如锰,镍等。废渣处理起来成本很高,而且回收价值不大。所以通常一般厂家采取的措施是掩埋。掩埋的废渣污染土壤同时,会随着雨水进入江河形成二次污染。磷化的废液也含有大量的磷酸盐,容易造成水体富氧化。

但是磷化工艺却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金属防腐工艺。大到汽车车身,船体,小到螺丝螺母,没有磷化的处理,钢铁件的寿命会大大降低。金属硅烷化处理工艺是一种应运而生的磷化的替代工艺,它利用硅烷的双亲性能(即亲有机又亲无机)的特性,从功能上替代磷化的耐腐蚀和提高涂层附着力的能力。上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研究硅烷化技术。由于硅烷化技术不含磷,环保性能优越,一直是金属处理的研究热点。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硅烷化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又因为其成本与磷化相当,因此被视为金属处理工艺的未来。

国内的硅烷技术研究经过近几年的奋起直追,已经慢慢抹平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2009年硅烷耐酸洗技术被国内技术专家所突破,硅烷全面替代磷化的最后一道门槛被打破,硅烷化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前景更加宽广。

硅 烷化处理工艺是一种环保型金属防护预处理技术,能代替传统表面处理工艺中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磷、铬。硅烷化作为磷化替代技术之一,备受世界各国涂装行业关注,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争相研发新型工艺和产品,技术严格保密,生产工艺垄断。国内流行的硅烷液处理技术无法形成规模工艺,产品单一。

从2008年开始,长沙海大铝业有限公司与湖南大学联手,应用“硅烷化”表面处理技术,研究铝型材表面处理技术新工艺。项目组经过反复研究试验,2010年底获得重大突破,在海大铝业成功生产出第一款国产环保型铝型材,2011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与传统磷化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环保无害、低能耗、低使用成本、无渣等优点,形成规模工艺生产后,产品实现了多样化。长沙海大铝业硅烷化工艺批量生产的品种有“金银世家”、“紫金王朝”、“如意818”等系列,产品外观华贵,抗腐耐磨性能强,镀层保持15年不变色,无斑驳,主要应用于门窗。

项目成果正在延伸,产品将进入百姓生活和工业生产领域(如铝型材车厢模版),美化百姓生活空间

硅烷含有两种不同化学官能团,一端能与无机材料(如玻璃纤维、硅酸盐、金属及其氧化物)表面的羟基反应生成共价键;另一端能与树脂生成共价键,从而使两种性质差别很大的材料结合起来,起到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的作用。硅烷化处理可描述为四步反应模型,(1)与硅相连的3个Si-OR基水解成Si-OH;(2)Si-OH之间脱水缩合成含Si-OH的低聚硅氧烷;(3)低聚物中的Si-OH与基材表面上的OH形成氢键;(4)加热固化过程中伴随脱水反应而与基材形成共价键连接,但在界面上硅烷的硅羟基与基材表面只有一个键合,剩下两个Si-OH或者与其他硅烷中的Si-OH缩合,或者游离状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