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铅酸电池修复仪电瓶故障

2022/07/1654 作者:佚名
导读:铅酸电池修复仪电瓶漏液 1、故障现象:常见的漏液现象:一是上盖与底槽之间密封不好或因碰撞,封口胶开裂造成漏液;二是帽阀渗酸漏液;三是接线端处渗酸漏液;四是其他部位出现渗酸漏液。 2、故障的检查和处理:先做外观检查,找出渗酸漏液部位。取开盖片看帽阀周围有无渗酸漏液痕迹,再打开帽阀观察电瓶内部有无流动的电解液。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后,若仍未发现异常,应做气密性测试(放入水中充气加压,观察电瓶有无气泡产生并

铅酸电池修复仪电瓶漏液

1、故障现象:常见的漏液现象:一是上盖与底槽之间密封不好或因碰撞,封口胶开裂造成漏液;二是帽阀渗酸漏液;三是接线端处渗酸漏液;四是其他部位出现渗酸漏液。

2、故障的检查和处理:先做外观检查,找出渗酸漏液部位。取开盖片看帽阀周围有无渗酸漏液痕迹,再打开帽阀观察电瓶内部有无流动的电解液。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后,若仍未发现异常,应做气密性测试(放入水中充气加压,观察电瓶有无气泡产生并冒出,有气泡则说明有渗酸漏液)。

最后在充电过程中,观察有无流动的电解液产生,如果有则说明是生产的原因。在充电过程中如有流动的电解液应将其抽尽。

铅酸电池修复仪电瓶充不进电

1、故障现象:首先检查充电回路的连接是否可靠,检查连线与插头接触是否完好,认真检查插座和插头是否有“打火”烧弧现象,有无线路损伤断线等。

检查充电器有无损坏,充电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即初期充电电流达到1.6-2.5A/只;最高充电电压达到14.8-14.9V/只,充电浮充电转换电流达0.3-0.4A/只,浮充电压达到14.0-14.4V/只。

查看电瓶内部是否有干涸现象,即电瓶是否缺液严重,还应检查极板是否存在不可逆硫酸盐化。极板的不可逆硫酸盐化,可通过充放电测量其端电压的变化来判定。在充电时,电瓶的电压上升特别快,某些单格电压特别高,超出正常值很多;放电时电压下降特别快,电瓶不存电或存电很少。出现上述情况,可判断电瓶出现不可逆硫酸盐化。

2、故障的检查和处理:先将充电回路连接牢固,充电器不正常的应更换。干涸的电瓶应补加纯水或1.050的硫酸,进行维护充电、放电恢复电瓶容量。如果发现有不可逆硫酸盐化,应进行均衡充电恢复容量。干涸的电瓶加液后的维护充电,应控制最大电流1.8A,充电10-15小时,三只电瓶的电压均在13.4V/只以上为好。如果电瓶之间电压差别超过0.3V,说明电瓶已经出现不同步的不可逆硫酸盐化。对于发生不可逆硫酸盐化的电瓶,需要更换整组电瓶或激活电瓶。

铅酸电池修复仪电瓶变形

1、故障现象:蓄电瓶变形不是突发的,往往是有一个过程的。蓄电瓶在充电到容量的80%左右进入高电压充电区,这时,在正极板上先析出氧气,氧气通过隔板中的孔,到达负极,在负极板上进行氧复活反应:

2Pb O2=2PbO 热量

PbO H2SO2=PbSO2 H2O 热量

反应时产生热量,当充电容量达到90%时,氧气发生速度增大,负极开始产生氢气。大量气体的增加使蓄电瓶内压超过开阀压,安全阀打开,气体逸出,最终表现为失水。

2H2O=2H2↑ O2↑ 随着蓄电瓶循环次数的增加,水分逐渐减少,结果蓄电瓶出现如下情况:

(1)氧气“通道”变得畅通,正极产生的氧气很容易通过“通道”到达负极。

(2)热容减小,在蓄电瓶中热容最大的是水,水损失后,蓄电瓶热容大大减小,产生的热量使蓄电瓶温度升高很快。

(3)由于失水后蓄电瓶中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发生收缩现象,使之与正负极板的附着力变差,内阻增大,充放电过程中发热量加大。经过上述过程,蓄电瓶内部产生的热量只能经过电瓶槽散热,如散热量小于发热量,即出现温度上升现象。温度上升,使蓄电瓶析气过电位降低,析气量增大,正极大量的氧气通过“通道”,在负极表面反应,发出大量的热量,使温度快速上升,形成恶性循环,即所谓的“热失控”,最终温度达到80OC以上,即发生变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