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陶器烧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传承保护

2022/07/16134 作者:佚名
导读:陶器烧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传承价值 荣昌陶器工艺精美细致,体形优美典雅,色彩绚丽光洁,装饰古朴大方,美观适用,素有“胎体轻薄、釉色光亮、声响清脆”的美誉,被收藏家作为有特色的名贵陶器进行收藏,是中国的四大名陶之一。 荣昌陶器都是一些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其细腻致密,胎模质坚,扣之发出清脆悦耳金属声,几与瓷器相伦比;其次,荣昌陶器因其陶土组成成份的特殊性,原料处理工序的繁杂等原因,塑性特强;第三,

陶器烧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传承价值

荣昌陶器 荣昌陶器工艺精美细致,体形优美典雅,色彩绚丽光洁,装饰古朴大方,美观适用,素有“胎体轻薄、釉色光亮、声响清脆”的美誉,被收藏家作为有特色的名贵陶器进行收藏,是中国的四大名陶之一。

荣昌陶器都是一些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其细腻致密,胎模质坚,扣之发出清脆悦耳金属声,几与瓷器相伦比;其次,荣昌陶器因其陶土组成成份的特殊性,原料处理工序的繁杂等原因,塑性特强;第三,荣昌陶器釉色多姿多彩,品种丰富,具有独有的艺术风格,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必选艺术陶器之一。

陶器烧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传承状况

20世纪90年代开始,荣昌陶器行业为了追求短期市场效益,变为生产酒类包装陶、日用陶为主,忽略了文化与工艺创意,许多珍贵的陶艺品种几近失传。另外,荣昌两大国有陶瓷企业破产改制,从业人员锐减,大量从事工艺陶的传承人流失外地,后继乏人,制陶工艺几近面临失传。因此,抢救和保护荣昌陶器制作传统技艺迫在眉睫。

陶器烧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物

罗天锡 罗天锡,男,汉族,1948年出生,重庆荣昌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荣昌区,项目名称:陶器烧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2005年,罗天锡接受“荣昌陶器传承开发”市级项目,创办“天锡陶艺工作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荣昌陶器高端产品,同时开展培养接班人工作,为传承和发扬荣昌陶器作出一定的贡献。

梁先才,男,汉族,1950年5月出生,重庆荣昌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荣昌区,项目名称:陶器烧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1958年,梁先才开始学习制陶技艺,能手工制作各种工艺陶,擅长釉色配制和手工雕刻,以及仿铜陶和各种美术彩绘陶。

陶器烧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保护措施

2016年以来,荣昌陶器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建立了安陶博物馆,启动了荣昌陶创业园,成立了荣昌陶青少年实训基地,并与高校联合推动荣昌陶的传承与发展。

2018年5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重庆市荣昌区申报的“荣昌陶器制作技艺”入选。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文化服务中心获得“荣昌陶器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