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静电绘图机静电绘图机工作原理

2022/07/16123 作者:佚名
导读:静电绘图机的工作过程包括潜像和着色两大部分,通过对写头针电极有选择地加电,使介质上建立细微的静电点,即在纸上形成潜像点。已形成潜像的介质通过充满墨的调色槽时就可以使图纸上的潜像着色而变成可见像。若输出为黑白图,图纸只需经过一次潜像和着色的过程。若为彩色图最少要经过黑、青、红和黄四次着色过程来产生全彩色,即图纸最少要往复进退四次进行套色绘图,其绘图过程如图3.87所示。第一遍绘黑色及左右两边等距离的

静电绘图机的工作过程包括潜像和着色两大部分,通过对写头针电极有选择地加电,使介质上建立细微的静电点,即在纸上形成潜像点。已形成潜像的介质通过充满墨的调色槽时就可以使图纸上的潜像着色而变成可见像。若输出为黑白图,图纸只需经过一次潜像和着色的过程。若为彩色图最少要经过黑、青、红和黄四次着色过程来产生全彩色,即图纸最少要往复进退四次进行套色绘图,其绘图过程如图3.87所示。第一遍绘黑色及左右两边等距离的测标(MARK),如图3.88所示,测标的作用是在套色时用来作为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的检测标准,后三遍用来套青、红、黄色。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应用彩色静电绘图仪可识别所设计的电路板或芯片的层次,此外,它也应用在图形学、制图、机械CAD及建筑设计中,它可以在多种介质上绘图(包括纸和胶片),可以产生生动的全彩色图象。

静电绘图机的绘图过程是绘图机驱动辊移动介质,使其从潜像头上通过,然后再经过调色槽及干燥装置输出图象,其过程如图3.89所示。其输出的图象由每毫米16点扫描形成。它所用的介质经过特殊处理,在纸上覆盖一层几微米至几十微米厚的电介质,表面要求类似于普通纸。应有图象的位置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静电记录纸上电介质的电阻率急剧下降,当高压电场去掉后,电阻率迅速地恢复到额定值,使介质上的电荷不能扩散,从而使介质上充电,此过程称为潜像过程,当带电的介质通过调色槽时,调色剂中的色粒就被吸附到潜像点处,使此点显像。

潜像头由14336个针电极和225个背电极组成,其作用是将静电电荷转移到介质上。由于针与针之间的绝缘强度的要求,把针电极排成单排很困难。若采用双排针排列方式,则既能确保针与针之间的绝缘强度要求,又能使相邻的潜像点相互重叠,从而提高了线条质量。一组针电极的排列如图3.93(a)所示,各组针电极之间的排列如图3.93(b)所示。由于潜像针电极共有14336个,若分别对每个针电极单独控制,则必须有14336路高压驱动电路,不仅成本高,而且可靠性低。可将潜像头针电极分组控制,如图3.94所示。

潜像头的背电极由位于针电极前后两边的两个背电极组成。若针电极分组驱动,则由背电极分别控制潜像针的组别,背电极的尺寸与一组潜像针的数目有关。相对的背电极为背电极对,每一个背电极对对应配置64个针电极,工作时对它们成对地触发,如图3.94所示。第一个针电极组与背电极一和背电极二配合称为A电极组。第二组针电极与背电极二和背电极三的配合称为B电极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