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拾遗》: "味甘,温,无毒。"《植物名实图考》: "味酸。"脾、胃二经。
《本草拾遗》:"主暴痢,心腹冷。"
《陆川本草》:"果壳,消炎杀菌。治口腔炎、痢疾,洗溃疡。"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种仁含油36.26%。树皮含鞣质11.02%,果皮含鞣质23.65%。
原种Nephelium lappaceum的果实含多量维生素C,果皮含皂甙。种子脂皂化后可得廿(烷)酸20.6%。
1.《本草拾遗》:韶子生岭南。子如栗,皮肉核如荔枝。《广志》云:韶叶似栗,有刺,斫皮内白脂如猪,味甘酸,亦云核如荔枝也。
2.《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海南韶子,果核(种子)有毒 ,虽经炒熟,但多食引起腹痛,头晕,发热,呕吐;严重的不能站立,以至发狂。解救方法:洗胃;服蛋清、维生素 C、活性炭,饮糖水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如狂躁时,则注射冬眠灵和水合氯醛灌肠等对症治疗。
3.《南越笔记》:山韶子,类荔枝,而鲜丽过之,微有小毫。一名“毛荔支”,亦曰“毛珧子”。肉薄而酸涩,著核不离。所指即韶子,果实红或橙黄色,有钩状的软刺,假种皮与种子密着。这里「散」,指散被着,不一定是壳字之误。但山韶子,和韶子极相似,惟果味极甜,软刺短而钝,假种皮较易与种子分离为异。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