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图书目录

2022/07/16165 作者:佚名
导读:0 引言 0.1 土地与土地利用 0.1.1 土地 0.1.2 土地和用 0.1.3 土地利用演化的阶段性 0.2 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治理与开发 0.2.1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黄淮海平原 0.2.2 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与综合发展研究 0.2.3 新世纪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0.3 研究范围与资料来源 0.3.1 研究范围 0.3.2 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第1章 黄淮海平原及其土地利用历史变迁 1.1

0 引言

0.1 土地与土地利用

0.1.1 土地

0.1.2 土地和用

0.1.3 土地利用演化的阶段性

0.2 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治理与开发

0.2.1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黄淮海平原

0.2.2 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与综合发展研究

0.2.3 新世纪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0.3 研究范围与资料来源

0.3.1 研究范围

0.3.2 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第1章 黄淮海平原及其土地利用历史变迁

1.1 黄淮海平原的地质构造

1.1.1 早—中三叠世盆地

1.1.2 晚三叠世盆地

1.1.3 早—中侏罗世盆地

1.1.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

1.1.5 晚自垩世盆地

1.2 黄淮海平原的河流水系及其变迁

1.2.1 河流水系

1.2.2 水系的变迁

1.3 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形成与特征

1.3.1 地貌格局特征

1.3.2 地貌发展演化

1.3.3 黄淮海平原及其边缘区的地貌类型

1.4 黄淮海平原的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

1.4.1 全新世气候分期

1.4.2 全新世气候波动与环境变迁

1.5 黄淮海平原的土壤与植被

1.5.1 植被及其演变

1.5.2 土壤类型

1.6 黄淮海平原的土地利用起源

1.6.1 史前人类活动的分布

1.6.2 土地利用起源

1.7 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的历史变迁

1.7.1 土地利用起步——史前新石器时代

1.7.2 土地垦殖向平原拓展时期——夏、商、周

1.7.3 城市兴起与土地垦殖加速期——春秋战国时期

1.7.4 平原开发高潮期——秦、两汉

1.7.5 动荡兴衰时期——魏晋南北朝

1.7.6 隋唐宋元时代——农业不断发展,但落后于江南

1.7.7 明清时代——农业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作了艰苦的努力

参考文献

第2章 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与人地关系

2.1 黄淮海平原的土地利用

2.1.1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1.2 土地利用的演变

2.2 黄淮海平原的社会经济与产业结构

2.2.1 社会经济与产业结构现状

2.2.2 社会经济与产业结构演变

2.3 黄淮海平原的人口

2.3.1 人口现状

2.3.2 人口动态变化

2.4 黄淮海平原的人地关系

2.4.1 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概述

2.4.2 近代人地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第3章 黄淮海平原耕地与粮食生产

3.1 黄淮海平原耕地与粮食生产

3.1.1 粮食生产形势

3.1.2 耕地资源

3.1.3 耕地变化

3.1.4 耕地变化驱动因素

3.2 黄淮海平原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

3.2.1 耕地变化限制着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3.2.2 处于领先的单产进一步提高的难度增大

3.2.3 较低的比较效益驱动农业结构调整

3.2.4 农业生产投入品价格上涨加大粮食生产压力

3.2.5 水资源短缺成为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

3.2.6 发展不均衡制约着区域总体水平提高

3.3 黄淮海平原粮食生产对策

3.3.1 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稳定耕地面积

3.3.2 增加复种指数,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

3.3.3 推进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

3.3.4 开发耕地多功能性,提高耕地产出效益

3.3.5 建立资源管理—生产决策—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体系

3.3.6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第4章 黄淮海平原林业与土地利用

4.1 黄淮海平原林业用地变化和因素分析

4.1.1 林业用地变化

4.1.2 林业用地变化因素分析

4.2 黄淮海平原林业功能与发展争论

4.2.1 林业功能

4.2.2 林业发展的问题和争论

4.3 黄淮海平原林业发展若干战略对策

4.3.1 林业用地统筹规划布局

4.3.2 科学林业用地工程设计

4.3.3 林业产业化经营

4.3.4 加大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第5章 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与土地利用

5.1 黄淮海平原水环境问题

5.1.1 水生态环境问题

5.1.2 水资源过度利用是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5.1.3 农业生产用水概况

5.2 黄淮海平原水资源综合分析

5.2.1 降水保证率确定

5.2.2 地表水资源量

5.2.3 地下水资源量

5.2.4 土壤有效储水量

5.2.5 区域可利用水资源总量

5.3 黄淮海平原水资源农业产量承载力匡算

5.3.1 水资源农业承载力

5.3.2 生态需水量匡算

5.3.3 工业用水需水量预测

5.3.4 城乡生活用水需求量预测

5.3.5 可用于农业生产的水资源量

5.3.6 水资源农业产量承载力

5.4 黄淮海平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

5.4.1 农业水土资源分区方法

5.4.2 水土资源利用分区

5.5 黄淮海平原农业水土资源持续利用对策与措施

5.5.1 管理措施

5.5.2 技术措施

5.5.3 经济措施

参考文献

第6章 黄淮海平原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6.1 黄淮海平原城市体系基本概况

6.2 黄淮海平原城镇化与城市用地扩张

6.2.1 城镇化主要特点

6.2.2 城镇用地扩张

6.3 黄淮海平原城市体系布局与特征

6.3.1 基础理论和基本形式

6.3.2 城市规模等级结构

6.3.3 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6.4 黄淮海平原城市辐射带动下的土地利用结构

6.4.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6.4.2 城镇化带来的影响

6.5 黄淮海平原城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6.5.1 曲周县城镇体系基本概况

6.5.2 曲周县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规划

参考文献

第7章 黄淮海平原交通与土地利用

7.1 黄淮海平原交通与运输

7.1.1 交通网

7.1.2 客货运输

7.1.3 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

7.2 黄淮海平原交通与土地利用

7.2.1 交通用地扩张

7.2.2 交通建设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7.2.3 交通条件对农业产值的影响

7.3 黄淮海平原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7.3.1 交通与城市经济

7.3.2 交通与城市人地关系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黄淮海平原农村居民点现状与新农村建设

8.1 黄淮海平原农村居民点现状特征

8.1.1 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散,蔓延现象严重

8.1.2 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地面积过大

8.1.3 农村居民点人均占地面积严重超标

8.1.4 农村居民点面积变化与城市化的不同步

8.1.5 农村居民点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落后

8.2 黄淮海平原农村居民点的内部变化

8.2.1 空心村问题凸显,土地利用效率低

8.2.2 农村居民点中宅基地功能的变化

8.3 黄淮海平原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8.3.1 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

8.3.2 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

8.3.3 新农村建设应当是农民自主、政府引导

参考文献

第9章 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战略与对策

9.1 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面临的压力

9.2 黄淮海平原土地综合整治

9.2.1 土地综合整治内涵与外延

9.2.2 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空间整合

9.2.3 土地利用系统功能提升:综合整治

9.3 黄淮海平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分析

9.3.1 农用地整治潜力

9.3.2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9.3.3 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分区

9.4 土地综合整治——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9.4.1 曲周县概况

9.4.2 曲周县农业一农村发展

9.4.3 曲周县城乡一体化土地综合整治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