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钢铁协会预计,2008年全球对钢铁的需求总量为12.5亿吨,以全世界67亿人口计算,每人一年消耗钢铁约187公斤。
今天的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年产量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还多。虽然距离“钢铁强国”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中国钢铁显然已经成为世界钢铁天平上最重的一个砝码。
然而一百年前,凭一座先进的钢厂无力挽回落后中国的全社会性悲剧。近代中国虽然拥有世界领先的钢铁厂,却无力抵抗西方列强资本的挤压,进口钢铁以绝对优势占据着中国市场,以汉阳钢铁厂为首的民族钢铁业严重萎缩,举步维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展开攻势。
冷兵器时代结束后的这场规模空前的世界战争,更是一场实质上的“钢铁之战”。机械化武器登上战争舞台,坦克、飞机、潜艇等现代新式武器无不耗费大量钢材,考验着参战国的钢铁生产能力。 在前后4年零3个月里,第一次世界大战让钢铁成为极其紧缺的战略物资,西方参战各国纷纷下令禁止钢铁出口。
而在钢铁出口国正在掀起抢购狂潮,钢铁价格暴长。在中国上海,新出厂的钢板和马蹄铁比战前上涨了10倍,旧钢铁从每担3两银子左右抬高到14两。全国掀起大办钢铁实业的潮流,上海的兴和铁厂,年产钢3万吨;山西的阳泉铁厂,也建起了日产20吨的高炉。钢铁业成为中国最赚钱的生意,开铁矿比开金矿更具诱惑力。
瑞典人安特生恰恰在这个时候发现了铁矿,北洋军阀政府的幕僚们眼前一亮。
1919年,北洋政府投资250万银元,由财政部次长陆宗舆督办筹建,依托龙关山铁矿建立华北地区最重要的钢铁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和平期到来,钢铁不再是参战各国竞相追逐的军需物资,全球钢铁业进入冬季。
世界钢铁市场一片萧条,中国钢铁行业的老大、鼎盛一时的汉阳铁厂,硬挺了两年,也终于宣告停产。为了偿还贷款,每吨钢铁作价仅为欧洲战时标准的二十分之一。
龙烟铁矿公司就诞生这个钢铁业繁盛与萧条交替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