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栏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主要设有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学术论坛和研究综述等栏目。
1、基础研究:刊登土壤水蚀、风蚀、重力侵蚀以及山洪泥石流侵蚀过程及其机制,土壤侵蚀模型,泥石流和滑坡灾害发生机制与时空分布规律、流域产流产沙特征,大尺度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格局与规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及其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预警,与水土保持相关的水文、土壤、气象、植物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分析及跨学科的水土保持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报告。
2、应用研究:刊登小流域综合治理及荒漠化防治工程技术,土壤侵蚀有关的监测、预报及信息化建设,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验收评估,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报告。
3、开发研究:刊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创新性技术、产品、方法、材料,为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以及探讨水土保持大数据建设,云计算,智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生态系统的研究报告。
4、学术论坛:旨在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刊登学术创新成果、名师专业点评、热点话题探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探讨就水土保持与荒漠化学科的焦点问题、争议问题的研究报告。
5、研究综述:刊登水土保持学科某一主题中国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相关特征、以及与该主题相关研究的优缺点,取得那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的研究报告 。
刊登方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主要刊登水土保持科学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土壤水蚀、风蚀、重力侵蚀以及山洪泥石流侵蚀规律,土壤侵蚀监测与预报,防治水土流失的农业、林业与工程措施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干旱地区土地退化机制与荒漠化综合防治技术,在水力、重力侵蚀混合作用下山地灾害发生机制与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综合防治技术,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施工技术与效益评价,以及与水土保持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等 。
据2019年4月期刊官网显示,《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四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73人 。
职务 |
名单 |
|||||||||
---|---|---|---|---|---|---|---|---|---|---|
委员 |
丁国栋 |
王兵 |
王克勤 |
王治国 |
王彦辉 |
牛德奎 |
左长清 |
卢琦 |
宁堆虎 |
张光灿 |
毕华兴 |
朱波 |
朱清科 |
刘霞 |
刘刚才 |
刘宝元 |
李占斌 |
李法虎 |
李智广 |
杨洁 |
|
杨文斌 |
杨喜田 |
杨勤科 |
吴立潮 |
吴发启 |
何丙辉 |
余新晓 |
汪有科 |
陈树群 |
周心澄 |
|
张平仓 |
张光辉 |
张红武 |
张志强 |
张丽萍 |
陈利顶 |
陈洪松 |
周正朝 |
郑粉莉 |
屈建军 |
|
赵文智 |
赵雨森 |
胡建忠 |
胡海波 |
査轩 |
段文标 |
俞元春 |
姜德文 |
倪广恒 |
高永 |
|
高扬 |
高志海 |
黄占斌 |
黄炎和 |
黄选瑞 |
曹文洪 |
崔鹏 |
梁音 |
董治宝 |
蒋志荣 |
|
焦菊英 |
谢云 |
雷廷武 |
雷国平 |
蔡崇法 |
蔡强国 |
戴全厚 |
Peter Strauss(奥地利) |
|||
Ge Sun(美国) |
Yuelai Lyu(英国) |
Hyung Tae CHOI(韩国) |
Steven McNulty(美国) |
2010年8月14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
2012年12月2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创刊十周年纪念座谈会暨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 。
2016年4月9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委会换届暨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