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便携式水质硬度仪简介

2022/07/1663 作者:佚名
导读:便携式水质硬度仪: 1.概述: 本仪器内置微处理器芯片,外型美观,使用方便,具有下列显著特点: ● 采用601-S型水硬度复合电极,它由测量电极、Ag/AgCl参比电极和温度电极组合而成,测量电极的PVC敏感膜以新型中性载体为活性物质,对水样的钙镁离子有相等的选择性,具有结构新颖、电位稳定、响应快速,使用方便的特点。 ● 电子单元采用智能型芯片设计,具有自动校准、自动温度补偿、数据储存、测量值自动

便携式水质硬度仪:

1.概述:

本仪器内置微处理器芯片,外型美观,使用方便,具有下列显著特点: ● 采用601-S型水硬度复合电极,它由测量电极、Ag/AgCl参比电极和温度电极组合而成,测量电极的PVC敏感膜以新型中性载体为活性物质,对水样的钙镁离子有相等的选择性,具有结构新颖、电位稳定、响应快速,使用方便的特点。 ● 电子单元采用智能型芯片设计,具有自动校准、自动温度补偿、数据储存、测量值自动锁定、自动关机和低电压显示等智能化功能。 ● 可自行选择八种水硬度单位:mmol/L、mg/L(CaCO3)、mg/L(CaO)、mmol/L(Boiler)、mg/L(Ca)、 ofH(法国度)、odH(德国度)和 oeH(英国度)。 ● 配备B1、B2和B3三种校正溶液。 ● 带蓝色背光的LCD显示屏。 ● 可靠的防水型设计(防水等级IP67)。 ● 专用手提箱包装,配齐所有附件,更加方便使用。 本仪器适用于高精度测量水质硬度,尤其适合在野外和现场使用。 在您使用本仪器前,请您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书,以帮助您正确使用和维护。基于不断改良仪器性能之宗旨,本厂保留在不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对本说明书内容进行更改的权利。

2. 技术参数:

2.1.水硬度单位定义及换算: 2.1.1. mmol/L — 水硬度的基本单位 2.1.2. mg/L(CaCO3) — 以CaCO3的质量浓度表示的水硬度 1 mg/L(CaCO3) = 1.00×10-2 mmol/L 2.1.3. mg/L(CaO) — 以CaO的质量浓度表示的水硬度 1 mg/L(CaO) = 1.78×10-2 mmol/L 2.1.4. mmol/L(Boiler) — 工业锅炉水硬度测量的专用单位,其意义是1/2Ca 2和1/2Mg 2的浓度单位 1 mmol/L(Boiler) = 5.00×10-1 mmol/L 2.1.5. mg/L(Ca) — 以Ca的质量浓度表示的水硬度 1 mg/L(Ca) = 2.49×10-2 mmol/L 2.1.6. ofH(法国度)— 表示水中含有10 mg/L CaCO3或0.1 mmol/L CaCO3时的水硬度 1ofH = 1.00×10-1mmol/L 2.1.7. odH(德国度)— 表示水中含有10 mg/L CaO时的水硬度 1odH = 1.79×10-1 mmol/L 2.1.8. oeH(英国度)— 表示水中含有1格令/英国加仑,即14.3 mg/L或0.143 mmol/L的CaCO3时的水硬度 1oeH = 1.43×10-1mmol/L 2.1.9. 水硬度单位换算: 1mmol/L = 100 mg/L(CaCO3) = 56.1 mg/L(CaO) = 2 mmol/L(Boiler)= 40.1 mg/L(Ca) = 10 ofH = 5.6 odH = 7.0 oeH 2.2.仪器技术参数: 2.2.1. 测量范围: (a)水硬度值:0 ~ 100 mmol/L 相当于其它单位为: 0 ~ 10000 mg/L(CaCO3) 0 ~ 5610 mg/L(CaO) 0 ~ 200 mmol/L(Boiler) 0 ~ 4010 mg/L(Ca) 0 ~ 1000 ofH(法国度) 0 ~ 560 odH(德国度) 0 ~ 700 oeH (英国度) (b) 温度值:0 ~ 60.0℃ 注:温度单位是℃和℉,可自行设置。 2.2.2. 分辨率: (a) 水硬度:0.01和0.1水硬度单位 (b) 温度:0.1℃ 2.2.3. 精确度: (a) 水硬度:≤ ± 5% FS (b) 温度:≤ ±0.5 ℃ 2.2.4. 自动温度补偿范围:5 ~ 50℃ 2.2.5. 测量值储存容量:99组 2.2.6. 每组储存的内容:测量值编号、测量值、测量值单位、温度值和校正方式。 2.2.7. 校正溶液: B1校正溶液 — 2.00×10-2 mmol/L B2校正溶液 — 2.00×10-1 mmol/L B3校正溶液 — 2.00 mmol/L 注:B3校正溶液也作为活化电极的浸泡液使用 2.2.8. 校正方式: 仪器采用二点校正,并有两种校正方式供选择:B1、B2校正或B2、B3校正。 (a) B1、B2校正 — 采用B1校正溶液和B2校正溶液进行校正,适用于< 2.00×10-2 mmol/L的低浓度水质,如锅炉用水。 (b) B2、B3校正 — 采用B2校正溶液和B3校正溶液进行校正,适用于一般水质。 2.2.9. 外形尺寸及重量:65×112×33 mm / 180 g 2.2.10. 供电电源:AA电池2节(1.5V×2),可连续使用60小时。

3.仪器使用方法:

3.1. 测量准备工作:

3.1.1. 电极活化:

(a)新电极首次使用的情况 — 将电极头部的螺纹塞头旋下,装上含有PVC敏感膜的电极测量头并旋紧(测量头在绿色小圆盒内),将电极用力甩几下,使电极的内溶液进入测量头的腔体,腔体中不能有气泡。在“浸泡液”杯子中倒入少量B3校正溶液,将电极浸泡活化一小时以上。

(b)正常使用的情况 — 正常使用时不要将测量头旋下,等电极失效后再换上第二个备用的测量头。正常使用时的活化时间大约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只要显示值稳定即可进行校正和测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观察:将电极浸在“浸泡液”中,在关机状态下同时按下键和键,LCD显示电极在浸泡液中的mV值,观察当mV值变化≤0.1mV/30秒时,即可正常使用,或者当LCD上方出现符号时,表示电极电位很稳定,可以正常使用。此时关机后再开机,仪器进入正常测量状态。

3.1.2. 在“B2”和“B3”测试杯中分别倒入少量B2校正溶液和B3校正溶液备用(以B2B3校正方式为例)。 4.1.3. 选择仪器的校正方式,分辨率,水硬度单位等测量参数,详见P12第5.1条、5.2条和P7第3.2.4条。 4.2. 测量准备中的注意事项: 4.2.1. 为延长电极敏感膜的使用寿命,新电极出厂时电极头部不装配测量头,而是装一个没有PVC敏感膜的螺纹塞头,使用时将测量头换上。在正常测量时一般不要再旋下,待电极失效后再换上第二个备用的测量头。 4.2.2. 作为“浸泡液”使用的B3校正溶液精度要求不高,可以将校正使用后的B3校正溶液作为浸泡液使用。 4.2.3. 浸泡或校正电极时,应将测试杯放在测试杯底座中,操作时不会打翻。 4.3.仪器校正:(以B2、B3校正方式和 mmol/L单位为例) 4.3.1. 按 键, 和 符号出现并同时闪烁,提示进入第一点校正,校正溶液是B2溶液。 4.3.2. 将电极洗净后甩干,放入B2校正溶液中,搅动后静止放置,等显示值基本稳定后再按 键,液晶屏闪烁2.00×10-1数字和mmol/L单位符号,60秒后校正结束, 和 符号出现并同时闪烁,提示进入第二点校正,校正溶液是B3溶液。 4.3.3. 将电极甩干,放入B3校正溶液中,搅动后静止放置并稍等片刻,等显示值基本稳定后再按 键,液晶屏闪烁2.00数字和mmol/L单位符号,60秒后校正结束,仪器进入测量模式。

3.3.4. 将电极用纯水洗净甩干,再放入B2溶液中,搅动后静止放置,等显示值稳定后读数(大约1分钟),正常显示值是2.00±0.25×10-1 mmol/L,如果超出此范围,应该重复在B2和B3溶液中再校正一遍,一般经过二次校正即可达到要求,此时就可以进行测量了。

3.4. 仪器校正中的注意事项:

4.4.1. 仪器校正方式的确定,见P6第2.2.8条。

4.4.2."para" label-module="para">

4.4.3."para" label-module="para">

4.4.4. 仪器采用二点校正方式,二点校正完成后仪器建立校正曲线。因此在校正过程中,当第一点校正结束时,由于校正曲线未建立,仪器显示的测量值是不准确的,当第二点校正结束后,仪器显示的数值应该与校正溶液的数值基本一致。

4.4.5. 由于仪器对三种校正溶液没有识别能力,因此校正时必须按照LCD上闪烁的或符号,将电极浸入正确的校正溶液中,否则会出现很大的校正误差,如果出现以上情况,需要重新进行校正。

4.4.6. 如果校正结束后显示E01、E02、E03或E04符号,可能是校正不正确引起仪器程序混乱产生的现象,可按P14第5.8.条,将参数设置P8设定为“ON”(恢复仪器出厂设置状态),再重新校正一遍。如果还是出现以上E01~E04符号,说明电极或校正溶液有问题,请按照P16第7.1.2.~7.1.5.条要求进行处理。

4.4.7. 由于B1、B2和B3校正溶液没有缓冲性,容易受玷污,尤其浓度低的B1溶液更容易玷污,因此倒入测试杯中的校正溶液一般使用4~5次需更换,并且要十分注意清洁,防止玷污,否则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4.5.水样测试:

将电极用纯水洗净并甩干,放入样品溶液中,搅动后静止放置,显示稳定后即可读数(大约1~2分钟)。如显示读数为:校正方式为B2、B3,溶液温度为25℃,测量值2.88×10-1,测量单位mmol/L,长按键可切换至其它单位。

4.6. 水样测试中的注意事项:

4.6.1. 本仪器可以设置测试值自动锁定功能,此功能一般在测试浓度较低的溶液(如锅炉水质)时使用,使用时短按键,LCD显示一下"para" label-module="para">

4.6.2. 测量样品溶液时电极需要清洗干净,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稀溶液和浓溶液的容器要分开,不能混淆使用,并且尽量采用先测稀溶液后测浓溶液的顺序。

4.6.3. 测试时如果出现E01、E02、E03或E04符号,请按P16第7.1.2.~7.1.5.条要求,对电极或测试溶液处理后重新测试。

4.6.4. 测试前一般都需要进行校正,但间隔时间较短的测试不需要校正,间隔时间较长时,可先将电极浸入与被测溶液相近的校正溶液中,如显示值在误差范围内就不必校正了。

4.6.5. 测试锅炉水时,应选择B1、B2校正方式,并在B1、B2校正溶液和B3浸泡溶液中添加离子强度调节剂,否则会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添加比例为每100ml溶液添加50.4mg分析纯碳酸氢钠。

4.6.6. 根据离子电极的等温测量原理,被测溶液的温度和校正溶液的温度越接近,其测量准确度就越高。因此一般测量时,校正溶液和被测溶液的温度相差应≤±10℃;高精度测量时,校正溶液和被测溶液的温度应保持相等。当测量二个以上的水样,并且二个水样的温度相差>10℃,当测试第二个水样时,应重新校正电极。

仪器成套性:

水硬度电计 1台

水硬度电极 1支

(配二个测量头和一个螺纹塞头)

AA电池(1.5V) 2节(已安装)

100ml水硬度电极校正溶液(B1、B2和B3三种) 各 1瓶

20ml测量杯 6个

测量杯底座 1个

水硬度电极内溶液(30ml) 1瓶

内溶液添加工具 2套

1手提箱 1个

. 操作说明书 1份

. 合格证 1份

9.可选购配件:

水硬度电极(配二个测量头和一个螺纹塞头)

水硬度测量头

水硬度校正溶液(B1,B2,B3三种)

规格:500ml/瓶、250 ml/瓶和100ml/瓶

水硬度电极内溶液(30 ml)

120 ml测量杯

测量杯底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