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新的大型建设工程,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宝钢也不例外。她最鲜明的一个特征,就是集中展示了八十年代初世界钢铁工业的新技术。在扬子江畔拔地而起的这座新的现代化钢城,调集了5万余人的设计、施工、生产队伍,他们远别亲人,栉风沐雨,进入工地,在“十年动乱”之后,又怀着光荣、责任和紧迫的心情开始了新的生活、新的战斗,尽管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过抢建、缓建、下马、复建和扩建,这支久经考验的队伍却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努力工作。1985年9月15日宝钢第一期工程顺利投产,使宝钢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标志着我国的工人阶级,不仅能够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钢铁企业,能够掌握大的比国内钢铁企业超前廿年的先进设备和工艺,并且能够生产出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产品。
根据中央的决策,在一期工程积极进行中,确定不失时机地着手二期工程建设,也就是按照原来宝钢工程的设计和规模把宝钢建成。1991年6月30日,第二期工程顺利投产,使我国钢铁界出现了新的局面,即形成了汽车用钢和石油用钢为主要生产结构的新格局,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宝钢建设初期高瞻远瞩的预言:“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十六年来宝钢建设和生产的宏伟实践,生动地证明了邓小平同志的科学论断,宝钢人没有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殷切期望。
十六年的实践结果证明,宝钢的建设是成功的,生产是成功的,改革是成功的,经营管理也同样是成功的。特别是在1993年国民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在钢铁工业从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以后,宝钢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取得显著的成果。1993、1994两年统计的结果表明,宝钢均能名列全国效益第一。这个成果是怎么取得的?在编写《宝钢志》的时候,我们不妨认真地总结一下。宝钢所以能取得显著成绩的原因,首先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历任领导对宝钢的关怀,国家在并不富裕又处在“十年动乱”恢复元气的时候,拿出三百亿人民币建设宝钢——这个开国以来的最大项目,三百亿是宝钢人衡量自己工作成就的标尺;其次是国务院各部门、上海市及各部门对宝钢建设和生产的具体领导、帮助和支持;再就是全国人民各行各业对宝钢建设的关心、支持和配套建设。这些都是宝钢能够建设好并生产好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当然,其中也有宝钢人的不懈努力,宝钢人在冶金部和上海市的具体领导下,“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在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在邓小平同志“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教导的鼓舞下,努力实践,根据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特点,学习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和我国建国四十多年的实践,闯出了一条宝钢自己的办企业道路。
编写《宝钢志》,就是企图在宝钢建设的十六年轨迹上,找出成功的经验与缺点、弱点和不足之处。前车之鉴,后者之师,把宝钢建设者,不管是现在岗位上或已离开岗位者的足迹编写成篇,将使正在岗位上或即将走上宝钢岗位的人们能够“继往开来”,在他们前任工作的基础上作出更大的成绩,在我国钢铁界以至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宝钢志》的编纂、审定和出版工作,得到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建设系统地方志指导小组及上海市地方志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藉此机会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