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抗震等级相关知识

2022/07/18123 作者:佚名
导读:地震烈度 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中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震级 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区别与

地震烈度

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中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震级

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区别与关联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是不同的概念。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破坏的强烈程度,是衡量某次地震对一定地点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同一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烈度也不同,受地震影响破坏越大的地区,烈度越高。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的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影响烈度的大小有下列因素:地震等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土壤和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性能、震源机制、地貌和地下水等。例如,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震级越高,烈度也越大。地震烈度(例如麦加利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与地震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并非地震之绝对强度。

中国历次大地震

2013年7月22日甘肃定西发生6.6级地震(截止7月22日13:00已致47人死亡296人重伤)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

2008年6月2日0时59分台湾省台北市发生6.0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震(8.0级)(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2007年6月3日云南省普洱(6.4级)

2004年5月4日青海省德令哈地区发生(5.5级)

2001年11月14日青海省昆仑山地区(8.1级)

1999年9月21日台湾省花莲西南地震(7.6级)

1998年1月10日河北省尚义地震(6.2级)

1996年5月3号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地震(6.4级)

1996年2月3日云南省丽江地震(7.0级)

1976年8月16日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7.2级)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地震(7.8级)死亡24万人

1976年5月29日云南省龙陵地震(7.4级)

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地震(7.3级)

1974年5月11日云南省大关地震(7.1级)

1973年2月6日四川省炉霍地震(7.6级)

1970年1月5日云南省通海地震(7.7级)

1969年7月18日渤海湾地震(7.4级)

1966年年3月8日至29日河北省邢台地震(7.2级)

1950年8月15日西藏自治区墨脱地震(8.6级)

1920年12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海原县地震(8.5级)死亡23万人

1556年中国陕西省华县地震(8.0级)死伤达83万人

全球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智利9.5级地震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