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小叶杨(原变型)折叠病虫防治

2022/07/18123 作者:佚名
导读:小叶杨树苗灰斑病(别名灰霉病、黑脖子、整头苗、黑茎苗、枯斑病) 发生与危害 该病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危害多种杨树、以幼苗、幼树受害最重,病叶早落、嫩梢枯顶、造成多顶苗,不符合造林要求,是育杨苗的大敌。 识别 主要发生在叶上及嫩梢上,有三种类型。灰斑型:多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灰色,病斑边缘呈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上有霉绿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堆。 小叶杨树苗黑斑病(别

小叶杨树苗灰斑病(别名灰霉病、黑脖子、整头苗、黑茎苗、枯斑病)

发生与危害

该病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危害多种杨树、以幼苗、幼树受害最重,病叶早落、嫩梢枯顶、造成多顶苗,不符合造林要求,是育杨苗的大敌。

识别

主要发生在叶上及嫩梢上,有三种类型。灰斑型:多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灰色,病斑边缘呈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上有霉绿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堆。

小叶杨树苗黑斑病(别名褐斑病、黑点病、黑叶病、黑苗病、秃尖等)

发生与危害

该病是东北地区杨树苗的大害,不仅引起杨树苗早期落叶,还能造成育苗失败。在内蒙古主要危害小叶杨(实生苗)、小青杨、青杨、苦杨(插条苗)。

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在北方,一般出土期发病,首先是被害植株的叶背面出现小黑点,逐渐形成黑斑,雨季时黑斑相互连片,迅速变黑并干枯脱落,受害严重的植株,全株形成光杆,梢部干枯。小叶及苗茎变黑全死,苗茎扭曲不直。

防治措施

该病是由杨棒盘孢引起,此病菌随落地病叶及感病枝梢越冬,所以秋季落后到第二年新叶发生前,一定要彻底清除落病叶及感病枝梢。新疆杨、银白杨不感病,加杨较抗病,而小叶杨、小青杨、青杨等易感病,在易感地区应选择抗病品种。

合理密植、加强管理,实行大垄撒播、条播或插条,密度过大时适当音苗或打去底叶3-5片,密切注意观察,发现病株及时除掉可减少病害发生。药剂防治一般于6月下旬向幼苗喷药,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1:125-170的波尔多液,每半个月喷1次,共喷3-4次。

新疆杨树锈病(别名黄粉病、叶锈病、落叶松-杨锈病)

发生与危害

该病发生普遍,主要危害杨树苗及幼树,引起卷叶、早期落叶,是苗圃和幼林的常见病害之一。

识别

该病是转主寄生性病害,首先发生在落叶松上,然后发生在杨树叶片上。发病初期,落叶松叶正面(近轴面)出现短段退绿,以后病斑逐渐变成淡黄绿色,并有肿起的小疱,即病菌的性孢子器,针叶背面(远轴面)长出黄色粉堆――锈孢子堆,严重时针叶枯死;在杨叶背面初生淡绿色的小斑点,很快出现桔黄色小疱,疱破后散出黄粉――真孢子堆,在秋初杨树叶正面可见到多角形铁锈色斑――冬孢子堆,叶片卷曲、早落。

治理措施

该病是由松杨栅锈菌引起,该菌具有较强的寄生专化性,发病严重地区可考虑选择毛白杨、银白杨、新疆场等高度抗病树种。同一圃地避免既育落叶松又育杨苗,圃地周围不应有转主寄虫,两者相距500米以上。

该病原以落地杨病病叶越冬,有条件的苗圃在落叶后松苗上喷1%波尔多液预防,若落叶松已发病,可用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或敌锈钠200倍液喷雾,每半个月1次;6月份向杨苗上喷保护剂,发病后喷治疗剂,药剂同上。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