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顺序确定的依据如下:
1.依据合同约定的施工顺序的安排,如重点工程、难点工程、控制工期的工程以及对后续影响较大的工程确定先开工;
2.按设计图纸或设计资料的要求确定施工顺序;
3.按施工技术、施工规范与操作规程的要求确定施工顺序;
4.按施工项目整体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要求确定施工顺序;
5.结合施工机械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顺序;
6.依据本地资源和外购资源状况确定施工顺序;
7.依据施工项目的地质、水文及本地气候变化,对施工项目的影响程度确定施工顺序。
依据上述几点通盘考虑,动态地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在不增加资源条件下,加快施工进度。
施工顺序,有空间上的顺序,也有时间上的顺序。这两种顺序的安排都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只有对具体工程和具体条件加以分析,掌握其变化规律才能安排得合理。
所谓空间顺序,是指同一工程内容(如同一分部、分项工程)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施工顺序,即施工的方向或流向。任何工程的施工都得从某一个地方开始,然后向一定的方向推移。有时,这种顺序要受到工程结构或施工工艺的影响,常是比较固定的。
所谓时间顺序,是指不同工程内容(如单位工程中各不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在一个单位工程中,任何分部、分项工程同它相邻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总是有些宜于先施工,有些则宜于后施工,这中间,有一些是由于施工工艺的要求而经常固定不变的。另外有一些则施工的先后并不受工艺的限制而有很大的灵活性。比如,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施工都必须先处理地基基础,然后才能做上层建筑;就结构与装修来说则总是先做结构,然后再做装修。这是任何工程都必须遵守的不变的施工顺序。即使在实行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的情况下,从整个建筑对象看,在一特定时间各项工作是同时并进的,但从一个局部看,仍然没有改变先地基基础后上层建筑,先结构后装修的基本顺序。但是,除了这类不变的顺序以外,另一些施工顺序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考虑,作不同的安排,这时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①技术上合理,能做到保证质量,便利施工和成品保护;②经济上节约,减少工料消耗,避免剔凿修补;③进度上快速,为后续工序创造施工条件,充分利用工作面,凡能平行施工的都尽力组织平行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