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水泥第一生产大国,水泥总产量从1985年以来已连续20年居世界领先地位。2004年全国水泥行业年产量为93373.56万t,其中立窑水泥约占68%。
当前,我国水泥工业正处于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时期。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淘汰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污染环境、资源浪费严重、产品质量差的小水泥生产线,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形成淘汰与发展相结合的结构调整机制。
从2002卑开始,水泥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热,在产业政策引导支持下,近几年新型干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型干法水泥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从2000年的不足10%,提高到2004年的约32%。而限制发展的立窑水泥,也在许多地区有所发展。
出于一名水泥工作者的责任感,本着满足社会对水泥工业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特别是为满足具有从事水泥生产、水泥技术与水泥工业管理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的想法,理应从实事求是和客观的角度出发,将立窑水泥煅烧技术与设备的过去、发展过程、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方向编写出来。随着水泥工业的大发展,社会对水泥工艺、硅酸盐工艺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类职业人才专业水平与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全国许多学校先后开设了水泥工艺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类专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中高级人才。许多院校把进一步提高专业的教学质量作为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更新专业教学内容,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等问题逐渐集中到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上来。专业教学改革对教材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改革的成果又为新教材的诞生提供了充分的素材。
本教材充分考虑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等教育、技工学校以及立窑水泥企业对教材的要求,以学生和企业为本,注重对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保证专业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对水泥工艺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类的要求,突出了技术传授和能力培养,安排了部分自学内容,增强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以下五个原则:
第一,体现技术教育特色,突出能力培养。编写时重点介绍了立窑水泥煅烧技术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特别考虑了加入工程实例、技能训练的教学,通过现场教学、课堂讨论和练习等教学方式,强化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章前编写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每章结尾编写思考题和习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第二,突出教材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取材尽力介绍立窑水泥煅烧技术与设备较成熟的工艺和先进的技术与设备,特别是突出了近几年来立窑水泥煅烧技术与设备出现的20项新技术的指导思想,增加了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粉尘治理技术等新的环保概念,使内容具有较好的新颖性;引用并突出了各种典型的立窑水泥工厂提高水泥熟料产量、质量、速烧技术和降低能耗的应用实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编写时还注意到了内容的完整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以便于学习,并为其日后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