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贾也:城市规划之“摊大饼”与“撒葱花”

2015/09/251043 作者:佚名
导读: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表示,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国务院调查显示,一个省会平均规划4.6个新城(区),地级市约1.5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表示,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国务院调查显示,一个省会平均规划4.6个新城(区),地级市约1.5个。“(所有)人口达34亿,严重失控。”不少城市热衷于简单扩张“摊大饼”,导致“空城、鬼城”。

那么,城市规划“摊大饼”乱象是如何产生?不妨由笔者就事论事分析其起因、现象及其后果。

一、行政兮,市场兮

中国之所以房地产高烧不退,不是市场问题——不是民间问题,也不是刚需问题,主要是政府问题,是政府摆脱不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完全可以这么说,房产地发展并非是由市场来主导的,而是政府主导的。

那么,为什么政府如此热衷于主导房地产发展呢?主要是利益驱使,一是土地出让有钱,且是大钱,土地出让金已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甚至已超过第一财政,一些地方能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60%以上;二是房产交易有税,这个税源可不容小觑,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当然希望交易量越大、交易次数越频繁。正因为如此,房地产一开发,也就意味着黄金万两。

政府运营模式,其实与公司并无多大差异,它经营的是城市,也是有了钱才能办事,有了大钱才能办大事。公司运营需要钱,政府运营当然也需要钱,它通过发展房地产,拿到了大钱,就有资本可以搞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了,比如建行政大楼、造市政工程、建学校医院等等。而这些工程与房地产合在一起,统统都可以列为“政绩工程”。政绩工程是实实在在的,以物质的形式出现的,一眼都能看到,不如幸福指数那样虚拟。上级领导前来视察,眼见为实,城市变大了,城市变新了,城市人多了,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果然大变样,干得不错,列为重点考察对象。

更重要的是,政绩工程往往又是城市配套,城市配套做好了,无疑又可以将房地产向周边摊开去,政府这么一经营,就像公司越做越大,财源滚滚了。地方政府尝到了发展房地产的甜头,一些地方政府一把手掌握着权力与金钱,也给他们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机会,所以对房地产有了依赖性,乐此不疲,严重上瘾,以致许多城市的招商部门,招商工作已变异成土地招商了。如果主政一方的领导,没有一点经营房地产的思维,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不会搞经济,不会搞经济也就出不了政绩,他失去了在官场中生长发育的可能。

说完这些,大家就可以明白,中国房地产为何是由政府主导的了。

二、摊大饼,撒葱花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所有资源都跟着政治资源走的,权力的集中会导致资源的集中,也就是说,越是级别高的城市,就越有主导房地产发展的能力,一线城市往往聚集全国最好的资源,省会城市往往聚集了全省最好的资源,地级城市往往聚集了地区最好的资源,正因为如此,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地级政府城市就像长满触须,止不住地向四周扩张,规模朝着巨无霸的方向发展。

那么,这些资源到底是什么呢?是行政资源、金融资源、商贸资源、教育资源、交通资源等等,这些资源都集中在政府手中。政府通过资源的规划配置,就可以轻松实现城市人口的引流、分流。

从造城概念而言,政府规划完全可以推出行政副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大学城、交通枢纽等新城概念,从而配套上各种名目房产项目,如CBD房、学区房、地铁房等等房产概念。目前,各个地方政府巧立名目,其实如同“撒葱花”,点缀一下,推出各种新城的“摊大饼”铺路的。

正因为如此,只要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能提出一个比较诱人的规划概念,哪怕是远期的规划,可行性尚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一座新城就可以拔地而起,华丽登场,而且人们趋之若鹜。这个效果恰恰也是政府喜闻乐见,于是乎,许多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才会提出七八个乃至十多个新城规划来。

新城的诞生,某种概念性的房产出现,正完全说明中国的城市化并不是所谓的市场主导的,而是恰恰政府主导的。也正因为是政府主导,而非市场主导,这样的城市化就会出现诸多问题。

什么问题呢?主要是公共配套和产业配套跟不上。比如一个新建的大学城或学区房,虽然配套了不错的教育资源,但是其它的资源明显没有跟上来,导致人们吃不方便、行不方便、购不方便、娱乐不方便、就业不方便,样样不方便。既然生活在了这样畸形的新城,怎么办呢?华山一条道,只能到成熟的老城区里争夺资源。因为老城区配套成熟,无论是行政资源、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等各种资源都已配套完成了。如此一来,就造成了城市交通的拥堵、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

三、城市化,城镇化

房地产经济十多年的迅猛发展,先由一线城市到省会城市,再由地级城市到县级城市,大家都如痴如醉,貌似毕其功于一役,开足马力,无不想让城市成为一个超级大工地。甚至夸张到,连县城下的某个经济强镇也会有诸如世贸中心、国际广场等项目,大有一种打造世界中心的冲动,中国已经上演了房产地“大跃进”,一直持续到现在。

发展到今天,房地产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与此同时,房价已炒到严重超出人们的实际购买力,导致两个严峻的问题:一是限制购买欲望;二是压缩升值空间。因此,目前大量的新增供应,只会增加公共支出压力、恶化过剩局面。

这种局面有多少恐怖呢?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表示:中国城市规划“摊大饼”,规划人口达到34亿之巨,严重失控,已经可以承担全球一半人口的居住了。但由于中国经济陷入低迷状态,这无疑在加深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他们依旧迷信通过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的模式来带动地方经济。因此,政府主导的房地产发展虽然严重失控,但一时半会还是不会戛然而止的。即使是中央明令叫停,要求紧急紧刹车的话,估计还是会有一段很长、很长的惯性距离,也就是说,有些新城还将继续唱空城下去的,造成空城、鬼城来。

问题的严峻性,还不仅仅城市化加大房产的存量,现在的城镇化无疑走上了房地产发展的模式。也就是说,房地产的“大跃进”,如果说是“摊大饼”的,从一线城市开始摊,一直要摊到农村了,如此一来,不仅城市居民已变成“房奴”,而且乡镇农民也将沦为新的“房奴”。比如“农改居”工程,政府规划一片土地,以居民楼或小别墅群的形式出现,因为农村土地不比城市土地,推平宅基地所得的补贴非常有限,购买住宅或者自建楼房却是费用不菲,农民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家庭积蓄清零,而且还要欠一屁股的债。正因为如此,新一轮的城镇化将会成为社会矛盾的集中点,这方面的情况,已经在山东平度和平邑强拆事件表现出来了。权力越到下面,乡官、村官等官员素质就越低,手段用之至极,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到一点就燃的程度。

结语

各地政府为了看得到的政绩,在城市建设上不断的摊大饼,政府想着只有把地卖出去收回钱就完事了,至于有没人住那就不是它的问题了,可一个长期靠卖地生存的政府,又怎能有发展的后劲呢?

因此,将来去房产存量,对各种新城(新区)必须进行结构性修复,比如加强公共配套和产业配套,补民生欠账,重生态调协,这将是未来城市经营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文章来源:网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