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钢铁业:冬日喜见曙光

2015/11/13705 作者:佚名
导读: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结合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等,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扩大绿色建材等使用。这对“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来说无疑是寒冬中迎来了曙光。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结合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等,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扩大绿色建材等使用。这对“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来说无疑是寒冬中迎来了曙光。

双赢:推广钢结构建筑

10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5年第四次信息发布会”上忧心忡忡地说,1~9月份,钢铁行业的亏损企业占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会员企业户数的48.51%,亏损企业亏损额450.42亿元,同比增长352.85%。他希望国家出台企业兼并重组细则,从税收、财政、技术进步、职工安置、债权债务处理等方面对企业重组给予支持。

毋庸置疑,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今日,钢铁行业的现状不容乐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刘振江说,2009年~2011年,钢铁行业增加了2亿吨钢,当时是喜悦。2012年,钢铁行业陷入产量高、成本高、钢价低、效益低的局面,行业亏损严重,现在是忧愁。跻身产钢大国、钢产量连续10余年蝉联世界第一,但企业亏损已接近50%,还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囧境,用喜忧参半形容钢铁行业再恰当不过了。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介绍,2014年我国粗钢、汽车等产量均占全球产量50%以上。“产能过剩”的重负让中国钢铁业元气大伤。

原建设部总工程师姚兵表示,一些经济学家总说“钢铁产能过剩”,我认为,目前我国钢产量不是生产过多,而是用得太少。姚兵的话不无道理,有数据显示,欧美等国家(地区)在钢结构建筑上的用钢量约为40%左右,而我国在钢结构建筑上的用钢量却只有4%左右。40%∶4%,我国在钢结构建筑上的用钢量太少了。

姚兵认为,加大推广钢结构建筑的力度,是解决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之一。

抗震:钢结构建筑优势佳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沈祖炎对钢结构建筑的优点归纳为具有“轻、快、好、省”四大特性。诸多地震灾害后的调查显示,抗震性能好是钢结构建筑最显著的特征。

姚兵认为,提高建筑用钢比重有3个必要性。

一是减灾抗灾的需要。中国是自然灾难频发的国家,应勿忘“生命第一”是建筑的最高准则。建筑质量的好坏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是否可受到最大保护。

二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需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增加钢结构工程的比例,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与其他建筑结构体系相比,钢结构建筑便于工厂化、模块化生产,具有现场施工周期短、劳动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更易于建筑工业化。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发展和绿色建筑优越性的需要。

据姚兵介绍,汶川地震时,钢结构建筑——九州体育馆没有倒塌,还成为灾民的避难所、抗震救灾的指挥部。姚兵强调,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地震进一步检验了钢结构住宅、钢结构公共建筑的抗震性能好的优势。姚兵说,我国是地震灾害较多的国家,每当遇到突发灾害,总会出动很多部队官兵、社会各界人士救灾抢险,劳民伤财。姚兵认为,对于地震多发地带,要做到减灾抗灾,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除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外,还要大力推广、普及钢结构建筑。

钢材:要满足用户需求

建筑业一直是钢铁行业的用钢大户,两个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长期以来,钢材需求下降既有宏观调控的因素,也有我国钢铁产品与用户需求有差距的原因。在建筑用钢方面,因国产钢材的诸多原因,用钢企业只能采购国外的钢材,这种现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是知道的。

刘振江表示,我们的产品普遍存在不稳定性、粗糙性;用户在使用国产钢材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还没帮人家解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主任黄导认为,钢铁是世界工程材料中性能优良、应用广泛、作用重大的材料之一,其在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推广应用高性能建筑用钢非常重要,而以客户为中心的研发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黄导希望钢铁企业在品种、质量方面不断提升,支撑下游行业转型、带动下游用户产品升级、满足下游用户新需求和新要求。

(来源:中国建设报)

文章来源:造价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