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学会会长 吴永顺
“怎样才算一个合理的住宅单位?”吴永顺85年港大毕业入行当建筑师,见证过业界为提升居住质素不断改善图则,不禁为今天私楼质素倒退,提出不少“发人深省”的观点。
上世纪中叶大量移民涌入,西湾河太安楼般每层多达68伙的楼宇纷纷拔地而起,吴氏说及至80年代,大型屋苑如太古城多已发展成“十字形”设计,“一梯8伙好有效率,不太多又不太少。”
社会富庶 每层伙数不减反增
业界后来研发各种钻石户形,令邻户不用对望。他感叹,本地社会已再富庶了不少,每层伙数却不减反增,单位则愈变愈小,“是否今时今日的人缩了水?”红磡新盘环海‧东岸一层多达36伙,面积194至375呎,大角咀单幢楼利奥坊‧晓岸每层也有22伙,面积最小172呎。
“一梯30伙是将3幢楼拼一幢,有何好处呢?一幢楼至少要有两条走火梯,3幢楼拼起来,就只是需要3条走火梯就已经足够‘救火’,那我就减了3条走火梯,原本用来起梯的面积又可以拿出来卖!”
吴指出,现时楼价高企,加上13年《一手住宅销售条例》要求实用面积计价,发展商纷纷收起过往用来“发大”建筑面积的举措(如巨型窗台),既用上能豁免面积的玻璃幕墙,又于公用设施收回空间放入实用面积卖钱,“所以出面的走廊就要多窄有多窄。”
“发展商的思维是藉建筑去赚取利益,在商言商无可厚非”,惟吴永顺慨叹,本来楼价因公众愈来愈难负担,才出现的开放式单位,其呎价偏偏随时比大单位还高,令顺着“大洪流”的建筑师颇有挣扎,“你可以去到多小?”
由于11年的《缔造优质及可持续建筑环境的措施》修订版容许发展商将一半露台面积剔出总楼面积(最多扣32.3呎),吴直指对卖方来说“计一半都抵”,故百来呎的单位仍会设有骑楼,只是见到它“真的忟”。
现时小单位房间、客厅、饭厅共冶一炉,发展商还“美其名说酒店式设施”。“酒店你只有箱子,家里会有好多对象,怎放衣柜?起居生活需要好多元素,究竟你给我什么生活方式?”
由于发展商要求极高密度发展,加上港府的建筑相关条例多过海外,吴说本地建筑师颇受限制,无法像在内地或东南亚那样,能拿些面积来做好设计。
区内建筑大奖MIPIM Asia Awards下月初颁发,吴氏是评审之一,他尤为欣赏新加坡华业集团的酒店旅游项目Parkroyal on Pickering,形容它建有多个高空花园,“无论任何楼层望出窗口都好似个树林。”
无豁免 港难现高空绿化设计
吴预料,建筑和大自然结合应是环球大势所趋,但估计除非政府肯给予发展商额外豁免,香港不太可能出现同类高空绿化。
“譬如你要在17楼种树,那花园会计入建筑面积,发展商就要想,究竟我做1,000呎的花园,令高楼层都可以望到有绿化,抑或将1,000呎做住宅单位卖掉抵呢?取舍下好容易做决定:就是卖了它!”
挺维港以外填海 建长远土储
香港住宅用地不足,吴永顺认为于维港以外填海,应是取得新土地的可行办法。(数据图片)
本地土地供应长期匮乏,香港建筑师学会认为,政府应考虑于维港以外的海面填海,建立长远土地储备,以应付不时之需。
较少人受影响 易过收地
吴永顺透露,学会的研究队伍正探讨如何增加可用土地,并举例称于将军澳对出海面填出数个小岛,再用天桥或地铁连接,便是可行办法。“你原有海岸线无郁到,人们继续享有海景,对面海会有(几)个岛,岛会有海景,(而且不会大到)赶绝海豚。”
吴认为,眼下香港是个争议极多的城市,填海影响的人较少,定会容易过回收现有土地,亦较易为社会接受。
他指,现届政府决定加建公屋,“这里楔一幢,那处楔一间,辣㷫晒18区”,正因港府不像新加坡等地般有土储可用,建议政府以填海建立土储。新加坡土地管理局现管理1.2万公顷官方土储,约等如632个维园。
郊野近在咫尺 港独有
“即是好似你在银行储钱,如果你想着自己要做什么,才在银行储多少,没什么安全感。你应该储些钱,倘有不可预计的事,你可以用(钱),这就是所谓的储备理念。”
吴认为,港府提到可考虑用郊外起住宅,也是看到牵涉的人较少,但反问是否“已去到郊野公园非郁不何的地步”?他说,香港的高密度发展,令林荫和海滩都跟城市近在咫尺,不似其他国家要长途跋涉才能抵达,“这是香港独有的地方。”
批政府部门不协调 扼杀创意
吴永顺批评,政府内部只会按照现存架构各自为政,令不少稍有创意用地方案胎死腹中,多年来鲜见房子建在高速公路上。
不停重复做相同事
“(部门)只会不停重复做相同的事,现有架构是如何就不会变,我常举例说,政府有电话、相机和计算机部门,它可造不出iPhone,因为当它既是电话,又是相机和计算机,无部门会‘认’。”
吴指城规会做城市规划,不会插手由运输署主责的交通规划,令官方觅地时“无人敢触碰马路。”然而,道路除占用大量位置,连带的噪音也令周边用地只可划为空地或公园等,难以建住宅。
环保是环球大趋势,吴认为政府可鼓励使用单车或地铁,“减少马路空间,腾出空地去做住宅,或者就算不减少,也可‘骑住’马路起楼。”
以平面思维做规划
他说,官方自60年代就以平面思维做规划,将土地划成不同用途,惟高密度城市还应分出地面、高空和地底,像建于观塘绕道上的汇景花园,就靠平台花园当了两排住宅的隔音屏障。
理大最近建议于红隧收费广场上加建平台花园连接校园及车站,香港建筑师学会支持方案,但吴永顺亦以其启德海滨发展专责小组主席经验反映,“好多稍有创意的设施,你若不拆掂政府部门的协调,没法做!”
他称,他有个项目计划于九龙东某大马路上兴建天桥作隔音屏障,兼成为花园连接周遭建筑物,就须解决权责属运输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康文署还是路政署;该区尚且有起动九龙东办事处专责协调部门,其他区要推崭新方案会更困难。
政府需提诱因 鼓励业主保育
下月的亚太区房地产领袖高峰会MIPIM Asia新设“最佳复修建筑项目”奖,吴永顺是评审之一。他形容本地保育方兴未艾,仍有不少困难要克服,政府须提供诱因予私人业主,也要反思建筑政策要求。
可持续指引 反碍保育项目
“你将一幢(旧)拆掉重建,可能面积更大,面积就是钱。”吴指政府除了继续以身作则保育旧中区警署等官方建筑,亦须鼓励私人业主保育,如景贤里用上的“以地换地”,或放宽文物旁的高度限制。
政府2011年推行可持续发展指引,要求面积达2公顷或阔60米的建筑,拨出至少20%来通风;当街宽不足15米,建筑亦须内移让路。新例本为防止屏风楼,却也令保育项目“轻则延误,重则胎死腹中。”
“要拆了道墙才可扩阔街道,谈何保育?”吴永顺负责的中环街市项目,当年剔出勾地表留予保育6年来,所遇的耽误就包括图则违反前述要求。“这些矛盾是基本常识,进入了政府机制,它会要求你写信解释为何做不了。究竟是我做不到,还是你根本不应该问这问题?”
靠改动加建 保存旧物灵魂
这次MIPIM Asia的复修奖未有本港作品入选,但吴说无论美荷楼、大澳警署或他有份的雷生春都做出成绩,并曾夺得奖项。“保育令我们的城市更有深度、更加丰富、有历史感,而不是永远追求赚钱。”
吴氏忆述,皇后码头清拆前,他曾“揸着横额”抗议,眼见今天文物保育终于兴起,直言“迟到好过无到。”
本地建筑师常要服膺客户的商业考虑,他说保育项目更能发挥创意。“以前你只需令一幢建筑消失,由另一幢取而代之,今日你是看着要保留的东西,靠改动、加建去保存旧建筑物的灵魂,又赋予新用途,相当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