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陕西]旬阳县:突出“四态”融合助推名镇建设

2015/12/033054 作者:佚名
导读:为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旬阳县按照“传统形态、多元文态、宜居生态、旅游业态”四态融合的要求,……,着力将蜀河古镇打造成为汉水名镇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为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旬阳县按照“传统形态、多元文态、宜居生态、旅游业态”四态融合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领导视察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古镇建设,着力将蜀河古镇打造成为汉水名镇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构建传统“形态”,实现新旧融合。按照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和《蜀河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发展策划》,蜀河镇进一步优化古街区古民居改造方案,加快民居修复改造进度,突显古镇特色,达到提等升级效果。同时,做好黄州馆、杨泗庙等景点附属工程和古民居的修复工作,坚持古香古色、古风古韵古规制,保持老街道、老尺寸、老体量,体现古朴风貌,加大改造提等升级力度,突显古街区古民居新靓点。将古镇保护修复与新区开发建设相结合,共同推进,不断完善广场、市场、停车场、宾馆、公厕、街景、绿化、亮化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新旧融合,着力打造蜀河古镇品牌。

传承多元“文态”,实现文旅融合。以古镇秦楚文化、汉水文化、船帮文化、黄州文化、地方民俗文化等为重点,深入挖掘古镇文化内涵,用区域性、独特性的旅游文化品牌去吸引游客,力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一是深入挖掘古镇内涵,全力打造“陕南文化重镇和汉水文化古镇”。突出水陆两道上体验船帮文化及黄州建筑风格,保护和再现古镇水运码头,茶马古道临江商埠的文化内涵,反映蜀河古镇地处交通要道的古老历史。二是注重保护和传承地方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利用蜀河八大件、传统工艺和地方特色展示,开展蜀河烧狮子、双彩车、码头出船、汉剧等演出活动,展示蜀河传统民俗文化,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打造星级景区。统筹推进蜀河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和AAAA级景区创建,不断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促进镇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文旅融合。

打造宜居“生态”,实现人居融合。提升镇区环境。积极争取过境路改线项目,彻底治理交通不畅、集镇拥挤、出店经营等问题。持续开展镇区环境整治工作,彻底整治脏乱差,提升镇区整体环境,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加大镇区绿化建设。对镇区山体、河岸、古镇区、新区、生态区等加大绿化力度,使古镇区呈现在绿化景观之中。加大街景、广场建设,充分利用艺术雕塑、街景、古建风貌等展现蜀河古镇繁荣景观。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推进景区规范经营。建立必要的管理机构和队伍,完善镇区经营管理制度,确保守法诚信经营,打造良好的人居及生态旅游环境,实现人居融合。

丰富旅游“业态”,实现城景融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丰富旅游业态。坚持“引进来”战略,着力招商引资。做好项目包装,吸引大型企业来古镇投资兴业,促使古镇步入科学开发利用快车道;坚持“走出去”战略,引导群众参与古镇建设。组织相关部门和群众走出去,学习其他著名景区商业开发建设经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古镇商业开发。坚持核心景区规划和功能布局,打造五条商业街区,即:滨江休闲观光一条街,陕南特色小吃一条街,蜀河汉水文化体验一条街,特色餐饮、酒吧休闲一条街,主题旅馆、登山健体一条街,丰富商业业态和旅游活动内容。围绕“吃、住、行、游、娱、购”旅游六要素,开发本地特色产品,拉伸产业链,让当地群众共享旅游开发红利。四是注重统筹推进,打造绿色产业观光园,做好保护修复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与富民产业相结合,与政府引导和民间投资相结合,共享城镇发展成果,实现城景融合。

文章来源:造价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