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为什么电力交易中心成立并不代表建立了电力市场?

2016/03/231803 作者:佚名
导读:3月1日,北京和广州两个定位于国家级的电力交易中心成立。一时间,“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里程碑”、“关键一步”等评价纷纷出现。

电力交易中心成立并不代表建立了电力市场

3月1日,北京和广州两个定位于国家级的电力交易中心成立。一时间,“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里程碑”、“关键一步”等评价纷纷出现。

冯永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谈交易中心首先需明确这个中心组织的交易性质,尽管区分维度众多,不过最基本的是长、短期的电能交易。从两大交易中心的定位中,在可预见的将来,其只能承担非短期电能交易,因为制度基础、市场状况和组织能力尚不足以支持组织短期交易,因此,交易中心只能定位于跨区域的长期电能交易。

然而有意思的是,竞争性电力市场中,集中式的交易中心主要是为了组织短期交易,组织远期电力交易不必然需要所谓“交易中心”。可能有人会说,西北欧成熟电力市场的大量远期电力交易不都是在交易中心完成的吗?但需要解释的是,在远期交易问题上,电力与普通大宗商品并无本质区别,这里,电力的技术特性并不会构成实现交易的物理约束。电力的远期交易跟其他普通商品一样需要的是市场搜寻与交易匹配,在这一过程中,交易者在选择交易方式,即自主搜寻、寻求中介还是进入交易所时,其所关心的主要是组织交易的成本。很明显,集中式的交易中心会帮助交易者节省大量交易成本,因此他们会选择进入交易中心。

以英国为例:

实际上,对市场交易的放松管制才真正开启了市场化进程,而长期的自由主义传统和成熟的交易中心制度,只不过轻而易举地把电力作为了一种新的交易品种而已。但放松管制的根本作用还不仅于此,单纯的远期交易无法有效引入竞争,这一市场因为信息问题和流动性限制,其价格无法准确反映真实电力成本,因此,标志电力市场化进程的核心政策是现货市场的建立。

以美国为例:

一方面从理论上讲,电力竞争因电力的特殊性,而使得供求双方即使面对面直接交易也不会自然形成有效竞争,而必须通过系统运营机构来实现潜在竞争收益,因此可以说,无现货便无竞争,更准确一点则是,无实时便无竞争;

另一方面,从美国的实际来看,美国过渡到竞争性市场的重要标志同样是现货市场的建立,当然这背后是电力现货定价与现货市场理论在美国的创立与繁荣。

 

文章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