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四川]3月成都商品房成交量增两成开发商抓紧拿地补仓

2016/04/071614 作者:佚名
导读:成都市房管局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系统数据统计,3月成交商品房33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4%,环比增长129%。图为成都某楼盘热销现场。
  成都市房管局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系统数据统计,3月成交商品房33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4%,环比增长129%。图为成都某楼盘热销现场。
  继3月24日双流区举办总面积1300余亩的土地推介会后,3月30日成都市土地储备中心集中推介34宗地块,共计1926亩,这些地块具有片区成熟、环境优越、交通便捷、商业繁荣、配套齐备等区位优势。加之成都其他一些区县近期也打算推广土地,那么这些即将上市的土地对房地产市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成都楼市销售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有哪些开发商还在抢地补仓?开发商对未来市场走势如何判断?
  瞄准时机 政府集中推地
  3月24日,双流区集中推介了1300余亩土地,集中分布在公兴、黄甲、牧马山以及东升片区。活动现场,吸引了恒大、中铁建、佳兆业、鲁能、世茂、合景泰富、富力、蓝光等近百家知名房企参加。
  3月30日,成都市土地储备中心集中推介了主城区34宗土地,总面积约1926亩,吸引了中国电建、建工地产、吉宝置业、中国交建、建发房产、香港置地、中南地产、蓝光发展、富力地产、中信地产、招商地产、首创置业、蓝润地产等13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到场。
  2015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楼市利好政策出台,以及经济大环境好转,楼市逐渐回暖。据锐理数据统计,2015年全年,成都30家典型房企中,包含万科、保利、绿地、恒大、华润等15家品牌房企,基本都完成了全年业绩目标,甚至超出预期不少。另外多家“中”字头房企的储备土地几乎开发殆尽。记者从多家房企高层获悉,各大集团已经给投资拓展部门下了“死命令”,必须在上半年拿地,“补仓”势在必行。“最近找我们做土地集中推介的单位逐渐在增多,很多员工天天都在加班。”锐理数据总部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郭洁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随着市场的逐步回暖,政府部门抓住时机主动作为,为土地供应提前打开了“窗口”。
  市场回暖 房企补仓提速
  “对于今年的楼市,我们的整体判断是谨慎乐观。”成都朗基地产执行总裁蔡凌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公司今年的销售回款目标是35亿元,但土地储备目标是45亿元。去年总共参与土地拍卖会7次,拿到了3个项目,今年要选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区域拿到合适的地块。时下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就是拿地,上半年必须落实两个新项目的储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仅是类似于朗基这样的本土成长型房企需要储备土地,而且包括华润、龙湖、万科、中粮、世茂、中海、蓝光、新城控股等一大批上市地产企业也需要紧急“补仓”。据锐理数据显示,3月份成都公开出让12宗土地,累计出让面积约1140亩,总成交面积约1140亩,环比上涨97%,成交土地出让金总额超过32亿元。而3月4日的那场土地拍卖至今依然是业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拍卖当天,包括保利、蓝光、中海、融创、绿地、海亮、太行瑞宏等10多家企业现场进行“拼刺”,接近290次竞价,最终该地块以1200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被太行瑞宏收入囊中,成交溢价率126%。此举刷新了2013年台湾远雄在成都创造的1000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
  专家建议 拿地还需谨慎
  “目前包括成都在内的一些二线城市,房子销售市场比较活跃,但整个经济大环境不容乐观,在诸多楼市利好政策的刺激下,预计上半年二线城市楼市会出现量价齐升的态势,但三四线城市的销售会非常困难。”成都凯仁地产营销策划总监荣轶说,以成都市场上目前的存量来看,销售压力还是非常大,再加上今年政府推地量较大,在去库存的同时,还将增加存量,如果未来市场销售出现波动,风险就会加剧。建议开发商目前不要盲目提价,不宜大肆拿地补仓,而要想方设法加速走量。“一季度成都楼市销售情况整体比较理想,但说成都房价全面上涨是在误导市场。”成都全心集团总裁李国峰说,不排除某些项目借炒作价格上涨制造购房者“恐慌性”入市的追涨行为,成都房价目前仍处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据成都市房管局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系统数据,3月成交商品房33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4%,环比大幅增长129%。其中,商品住房成交27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7%,环比猛增131%。3月成都市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为686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6%,同比则大幅上涨了7.8%。另外,3月成都市二手房成交168万平方米,环比增幅141%,同比增加70%,实现同比“十二连阳”。
  据相关统计显示,一季度包括成都万达城、中德英伦世邦、蓝光圣菲悦城、信和御龙山、蓝润V客尚东、滨江和城等在内的近10个项目完成了单盘成交突破400套的销售业绩。不过,市场仍然还有一些项目“叫好不叫座”。
文章来源:造价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